2006年10月15日星期日

梁文道:核爆的機會有多大?

【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北韓核試之後,我們才突然驚醒,原來比起用飛機去撞大廈,核子武器始終才是最可怕的東西。人就有這個毛病,哪怕是再恐怖的潛在威脅,只要它一直都是潛在的,我們就會麻木,甚至淡忘。二戰結束後出生的嬰兒潮一代幾乎是給嚇大的,每天都聽人說原子彈有多恐怖,世界有多危險,聽了四十年結果什麼事都沒發生,自然會厭倦這些重複的警告。等到冷戰結束,大家更是鬆一口氣,以為自此天下太平,直至恐怖主義興起。

看看數字罷,今天全球的核彈數量雖然已經下降至三萬枚左右,但這三萬枚核彈仍然足以毀滅地球無數次,所以比起最高時期,世界不見得安全了多少。地球只要毀滅一次就夠了,一次和一萬次實在沒有分別。

為了惡補常識,我找出一本去年買了但還沒看過的書:《怎樣製造一顆核子彈》(How to Build a Nuclear Bomb and Other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作者法蘭克.巴納比(Frank Barnaby)不是一般的恐怖主義研究專家,他還是出身自英國原子武器研究中心的核子物理學家,所以這本書不只重於介紹國際恐怖組織的能耐和運作,還很清楚地說明了核武及生化武器的原理和製造方式,是本難得兼及科學與政治的入門好書。

巴納比最難得的地方是力求中肯,因此可以解決不少令我們一般人感到困惑的問題。例如美國自九一一之後力行單邊政策,為何寧願先攻擊或制裁它心目中可能在發展或擴散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國家,也不願透過國際多邊約定出面。原來就是因為「禁止核擴散條約」這類條約太軟弱,甚至有害。為了鼓勵非核武國家加入,這個條約承諾會幫助這些國家發展自己的民用核計劃。於是北韓這類國家就可利用這個機會名正言順地得到外界核技術的協助與原料的供應。但是「所謂的和平用途核能與軍事用途核能是密切相關的──兩者是連體嬰」。等到羽翼豐滿,就能像北韓這樣驅逐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調查員,退出條約,把原來的和平用途輕易轉為軍事用途。而這條沒有強制權力的約定也拿它沒辦法。

在左翼或者反美人士看來,這種話無異於為美國窮兵黷武的行動找理由,不大順耳。不過巴納比又從另一方面指出了一些國家致力加入核武俱樂部的理由。那就是因為美國和英國皆「背棄了它們的安全理由:不使用核子武器對付沒有核武的國家以及不與核武國家結盟的國家」。例如美國在2002年底出台的一份戰略報告指出,核武不再只是嚇阻政策的一部份,而且可以用來先發制人地攻擊「流氓國家」。所以被定位為「邪惡軸心」的北韓自然得快馬加鞭地裝備自己,好讓美國有所顧忌。

北韓宣佈擁有核武,觀察家擔心的還不是它會拿來對準日本射玩,最怕它發窮惡,轉手賣給恐怖份子。如果不是一個疆域和主權皆算穩定的國家,而是些半隱形純流動的地下組織擁有核武,這才真叫災難呢。

照巴納比的說法,其實用不北韓出來做買賣,說不定恐怖份子手上早就有粗糙但見效的核武了。首先,一公斤重的武器級鈽元素大小僅如一顆高爾夫球,而且本身輻射性不高,要帶它出入一般邊境可說是輕而易舉。如果他們得到的是高濃縮鈾,那麼幾個高中生按照手冊都能土製一枚「粗粗」的核彈了。所以問題的關鍵在這些原料是否容易到手,巴納比認為情況並不樂觀,他說:「就算是在美國或歐洲,這些具有較佳安全措施的國家,每年仍有數千件輻射性物質失蹤或被竊的案子。這些失蹤的輻射性物質至今仍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