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2日星期日

梁文道:古代(2)

【成報-秘學筆記】整座伊斯坦堡是建立在回憶之上的。

君士坦丁大帝在建城之初就樹立了一根擎天巨柱,作為他的帝國標誌,以及勝利的勳章。這根柱子就是這座新羅馬的軸心﹔廣場、元老院、競技場和居住區域,以及廣大的圍牆,全都圍繞著它一一浮現,在博斯普魯斯海濱。

可是在這根於陽光下白得刺眼,柱頂銅像鑲上了純金冠飾的輝煌巨柱的地基,卻埋藏了刻有古巴比倫王國法典的泥版,亞述戰車隊指揮官的馬鞭,當然還有羅馬宿敵波斯人的稀世玉石。也就是說,當君士坦丁大帝以無比魄力去開拓一個新帝國以恢復老帝國威名之時,當他要用一座嶄新的首都去紀念日漸衰頹的羅馬之時,他其實還有更遙遠遼闊的宏願。他希望這個城市是古代一切偉大都城的靈魂歸宿,正如他的帝國也會是過往所有偉大王國的繼承一樣。

因此,伊斯坦堡從一開始就是極端的弔詭﹔它是新的,但這個新是相對於老而言的﹔它是老的,但這老之存留卻有賴於它的新穎。

由於伊斯坦堡坐落在黑海出口,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兩岸,橫跨歐亞兩大洲,所以常被人描述為「東西匯合」之地。

其實,與其說它乃東西交匯的樞鈕,倒不如說它是兩個時代的連繫。它把我們連上了那個已為今人淡忘以至於完全陌生的年代,在那個年代,根本還沒有明確的東西區分,整片小亞細亞都是希臘城邦的勢力範圍,安堤阿與大馬士革是比羅馬還重要的基督信仰中心。伊斯坦堡並非誕生於那個年代的城市,但它是這個年代留下的淚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