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日報-兵器譜】才不過幾個月之前,就在泰國前總理他信和反對派鬧得最不可開交之際,出面協調並逼使雙方讓步的泰王普密蓬被許多國際傳媒歌頌為「民主的保衛者」。有些評論還因此回想起梁啟超當年的建議,如果有個甚孚民望的皇帝,君主立憲制會不會要比共和體制更穩定也更適合亞洲人呢?
然後,九月十九號,泰國軍方發動不流血政變,迅即掌握局勢,他信成了個流亡政客。大家看得目瞪口呆,這一場兵變怎麼會獲得那麼多曼谷市民的支持呢?而且政變軍頭們組成的「軍營團」小動作還越來越多,他們甚至打算在未來的憲法內賦予軍方罷免民選總理的權力。這還算是民主嗎?
除了他信本身不受城市中產階級歡迎之外,很多人都注意到這場政變之所以獲得了「合法性」,是因為有泰王普密蓬的祝福。還有些消息指出泰王的角色絕不簡單,他不只是事後默許軍頭的行動,更可能是整件事的隱密策劃人。如此一來,泰王還算是「民主的保衛者」嗎?一個民主的保衛者可以贊成推翻民選領袖的軍人政變嗎?數個月前把泰王捧得至高無上的那些傳媒和評論人現在又躲到哪裏去了?
所謂立憲君主可以擔任民主保衛者這個說法,本身就是反民主的。因為它並不真心相信民主體制本身的權力制衡原則,不相信元首瀆權的時候有恰當的機制可以應變處理,卻幻想平衡權力的大任可以託付在一個別具威信的個人身上。
假如一個民主政體的領袖出了問題,比如說英國首相貝理雅面對大部分國民的反對,依然決意出兵伊拉克;又如台灣陳水扁總統捲入了貪污舞弊案,民望跌至低谷;我們應該尋找修復的方法,逐步完善體制自我健全的能力。它可以是增加民選領導的問責程度,也可以是削弱元首的權力,我們甚至可以反思民主體制自身的局限;但是我們萬萬不能把希望寄在一個世襲君主身上。因為那到底是一個人,如果大家運氣好的話,他可以是個聖君明主;但假如他不是呢?我們怎麼可以容讓一個憑血統而握有權位的人去監督人民普選產生的領袖呢?
以泰王普密蓬為例,他勤勞愛民,生活作風、文化品味俱有足以為天下法的崇高聲譽,他甚至曾以個人威望逼走了政變軍頭,但這是否表示他永遠正確?他的繼位人也是永遠正確呢?在這一次的軍事政變裏,他容許軍方逼走幾個月後就要下台的總理,難道是維護了民主的正常發展嗎?他信縱有百般不對,到底不是當年殺害手無寸鐵的普通百姓的軍頭,難道就不能多等幾個月讓國民決定他的命運嗎?
所以泰國有這麼一位德高望重到了幾近擁握實權的君主,不只不是民主體制之福,還是它的風險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