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20日星期三

梁文道:記憶術(3)

【成報-秘學筆記】巴什拉又說﹕「家屋是記憶的住處」。這當然不是他原創的說法,而是一段歷史的總結。歐洲人很早就發明了一套圍繞著屋子的記憶術,學者把自己的見聞與學識分門別類地放進想像小屋裏不同的房間。在有需要的時候,就打開屋子的大門。經過走廊,右手邊的第一間房裏是希羅多德記錄過的所有戰場與行軍路線,殺伐之聲不斷﹔左手邊的第二間房裏是西塞羅修辭學的分類表和詳細示範,充滿語言的詭譎暗影﹔拾級而上,二樓有一間起居室種滿了一整片熱帶雨林,其中有樹懶在枝頭攀爬時摩擦出來的綿長的撕裂聲,林間穿過的光線則恰巧照出一頭豹的斑紋……

記憶術的修習者總是用自己住過的房子當模型,盛載一切需要牢記的信息。但是在開始把東西搬進去之前,他並不需要先行清空原有的記憶﹔相反地,他要巧妙利用這些老舊的記憶,哪怕它們浸滿了情感左右的印象和偏見。譬如二樓的那間起居室,本來是他第一次親眼看到蛇的地方,那年他才六歲,蛇口吐信的危險記號他記得清清楚楚。如今這裏裝進了他在南美遊歷過的河道與兩岸的叢林,誰曰不宜﹖而且當年那條小蛇或許還在林木之間遊蕩,只在他垂死之際完整現身。

記憶術的死穴在房子的屋角。一間屋子的角落,一半封閉一半開放,它是最原始的蔽蔭,有一定的安全感,但又不夠完整,甚麼也藏不住。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將任何知識封存在此,放在這裏的記憶必將流失,瀰散向整間房子的通道,彷彿揚塵。

所以他搬走之後,我就躲在屋角呆了一個下午,看空氣中飛舞的輕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