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日星期一

梁文道或黃世澤:國民黨怎樣催生台獨

【都市日報-兵器譜】在台灣的政治版圖裏面,「泛藍」陣營的尷尬在於到底甚麼叫做「藍」,除了藍色袓師爺國民黨的黨旗「青天白日」的那一片天藍之外。相反地,「泛綠」之綠卻意義鮮明,簡簡單單地就是台灣獨立。

在這個明確的政治立場之下,有急獨的李登輝掌控的台聯,也有沒那麼急於獨立的執政民進黨。

相對於「泛綠」,「泛藍」本來應該站穩統一的立場,也就是強調它的中國聯繫。但間題是「統一」」二字在如今的台灣不是一個太受歡迎的選擇,所以「泛藍」陣營誰的中國認同越強,誰越主張統一,誰的地位就越是邊緣,例如最近訪問過大陸的「新黨」。因此「泛藍」陣營如果搞起分裂,就總是被人看成是人事鬥爭派系問題,因為分裂各方都不敢明目張膽地打起主張中國統一的「正藍旗」。當台灣的政治光譜被「統獨」軸獨霸,「泛藍」這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態度又怎能不進退失據?一股沒有明確政治意識綱領的政治勢力又怎能高調地迎接每一場選戰呢?

「泛藍」和國民黨之所以淪落到今天這步尷尬的局面,乃是它1945年收回台灣時就種下了禍根。日本敗出台灣的時候,大部份的台灣人都對回到中國統治感到樂觀。例如1945年10月,國民黨軍隊進駐台北,台北就有三十萬市民主動走上街頭迎接。但被日本殖民了五十年的台灣人驚訝地發現國軍不只教育程度低下,而且根本沒有紀律可言。國軍把偷來的單車背在背上滿街亂轉,跑到醫院和學校洗劫設備及家具,連門把都難逃一劫。畢竟這是支在大陸就以腐敗聞名的部隊,他們既然最後輸掉了大陸,又怎能贏回台灣人的民心?

更要命的是國民黨派來的官員不只不善待本地人,反而處處以新主子自居,住進了前日本殖民官員的官邸,享受日本人曾經享有的特權。終於發生過「二二八」事件的省籍仇殺悲劇之後,蔣介石竟然還要把台灣人的資產轉移到大陸投進「剿共」戰爭,他說台灣人「欠整個國家的債,是全國過去五十年所做的犧牲與奮鬥,才得以收復台灣」。

國民黨的政策是早期台獨意識成長的最大助力,它的領導人越是教大家要「光復大陸,統一中國」,許多台灣人就越反感。他們倒不是抗拒中國人的身份,而是不明白國民黨弄丟大陸的責任,為甚麼要他們來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