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3日星期三

梁文道或黃世澤:海外併購(中)

【都市日報-兵器譜】中國公司一方面在海外併購知名品牌,但另一方面,外資大企業亦藉收購中國一些國有企業,藉此迅速攻佔中國市場。英資匯豐銀行入股交通銀行,為進軍中國銀行業鋪路。

而世界兩大啤酒廠南非SAB,以及美國安海斯﹣布甚(Anheuser-Busch)較早前爭奪國有哈爾濱啤酒的控制權,最後由美國公司Anheuser-Busch成功奪得控制權,而Anheuser-Busch更是青島啤的第二大股東。

外資在中國的獵物,大多數是一些仍然有錢賺的國有企業,或有關產業相當有前景的國有企業。像啤酒,中國一直以來都聲譽不錯,不少在港外籍人士都是青島啤的擁躉。而銀行業一直受到政府保護,成為了國有企業的資金來源。但在中國加入世貿之後,中國政府要按協議逐步開放銀行業,外資的管理水平,以至資產實力,對身家日益豐厚的新富裕階層很有吸引力。大家看看不少自由行旅客,來到香港就找外資銀行開離岸戶口就知。

而這些藉收購來進軍中國的企業,已不是像開放改革初期的外資企業般,在中國盲目投資而焦頭爛額收場,亦不像那些中國企業去到海外買些陷入泥沼市場的公司。這些公司在中國已經有一段時間,甚至他們投資了收購對象好一段時日,對收購目標的市場潛力以至內部管理都瞭如指掌,絕非隔山買牛之舉。

以英資匯豐銀行為例,匯豐本來就在香港和上海發跡,服務華人經驗老到,亦有不少熟悉中國情況的員工參與中國業務的運作,選擇合作夥伴亦很謹慎。而南非SAB以至美國Anheuser-Busch都長期有投資中國的國有啤酒廠。南非SAB做了十年哈爾濱啤酒第二大股東,而美國Anheuser-Busch都做了青島啤股東好一段日子,接近十年,近年不斷藉可換股債券,增加在青島啤的影響力,現時持股量已經與中國政府所持的股權不相上下。

由匯豐、南非SAB以及美國Anheuser-Busch等大企業的中國併購經驗都可以看到,真正的老手要在中國市場藉併購大展拳腳,並不急於一時,而是謀定而後動,不會狼吞虎嚥,見公司就買,而是經過長期觀察和合作,再等待政策改變的時機,再行下手。

因此,華人企業要收購海外企業,除了要選擇合適的公司,更需要學習外國一等大公司的耐性。為了擴充業務而不顧一切進行海外併購,到頭來焦頭爛額都是東主、小股東以至國家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