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18日星期一

梁文道或黃世澤:公共廣播機構

【都市日報-兵器譜】全世界的公營廣播機構都不會否認「滿足公眾利益」是他們的使命;但甚麼叫做公眾利益,如何衡量他們有沒有滿足公眾利益,卻各有不同的詮釋。

比如香港電台,你說播賽馬和流行歌曲叫不叫符合公眾利益呢?如果只是因為市民大眾喜歡就算是符合公眾利益,那港台是不是該變身成《蘋果日報》和《東方日報》的電子版呢?

如果反過來說質素高、有文化水平和容納另類觀點的時事節目才叫做推動公眾利益,但又沒有多少人收看收聽,那該怎麼辦呢?

在衡量公眾利益這一點上,港台一直擺不脫的困惑是不能像一般民營傳播機構那樣,只看收聽率收視率,更不可能依靠牟利能力來判斷其成敗。因此香港電台電視部才會發展出「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這種質性指標。用以客觀衡量它的節目質素。

此外,另一種方法就是依靠輿論,由大眾輿論告訴大家港台辦得怎麼樣。可是甚麼叫做大眾輿論呢?

在過去二十年裹,報刊雜誌上經常出現的一批專欄作家,出書受歡迎,官商常巴結,或許就是引導輿論的意見領袖。於是港台就開始系統地透過飯局、聘任顧問,甚至請他們做節目主持等方法,和他們建立友好關係。日子有功,我們不難發現每逢港台有事,都必有一批名人作家挺身而出大力護航,尤其是在張敏儀仍然出掌港台的那段日子裹。

但長此以往也不免走上一條歪路,就是這些意見領袖的意見竟成了衡量節目質素的最明顯準則。於是出現了某些節目明明十分出色,但因為不入這批名家法眼,沒有專欄響應,就被內部評價為不具影響力,打落冷宮。

一群意見領袖的意見成了港台評價其滿足公眾利益與否的指標,久而久之,追求公眾利益的另類意義就是追求公關上的成功。更糟的是為了一方抗拒政治壓力,另一方面為了抗衡商業媒體在閱聽人數上的競爭,港台日漸傾向與各方社會賢達結盟。

每有高官離職,每有名人驟紅,港台就會拉他們助陣一陣子。比如說請前官員權充DJ,播歌訴心聲;但他們是不是特別擅長做DJ呢?不是。結果除了和名人建立了聯繫,滿足了一部分人的八卦心理外,這類節目可有達致任何公眾利益嗎?

身為公營廣播機構,港台沒有氣魄利用自己的資源去把另類意見納入主流,不敢捧紅不為大眾所知的有才之士,只是循環再用其它商業媒體製造出來的名人文化,還請經營公關公司的人物當主持。它自己終於也就變成了一個公關廣播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