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14日星期四

梁文道或黃世澤:公營廣播(上)

【都市日報-兵器譜】曾蔭權爵士參選時,高調批評香港電台不應播賽馬,亦不應搞十大中文金曲,令香港人對香港電台的前景爭論不休,而且這場爭論,有可能持續下去。

傳統左派,希望香港電台成為政府的宣傳喉舌。而有不少人,對香港電台作為一個公營廣播機構,花費大量公帑去播賽馬,搞流行曲頒獎禮抱有相當大的質疑。其實這一切爭論,都應先回歸一個基本問題,到底公營廣播,與國營廣播機構,有什麼分別?

在中國、北韓這些地方,從屬於政府的國營廣播機構,成立宗旨相當清楚,那就是作為行政機關的一部分,要為行政機關宣傳政策,甚至為當權者歌功頌德。由於在共產黨眼中,黨是控制著國家,因此國營廣播機構雖然由公帑維持,但要負起為共產黨宣傳的任務。

但公營廣播機構,成立的宗旨截然不同。公營廣播機構成立的信念,在於同時對商營廣播機構和政府的不信任。單靠市場的競爭,可能令整個廣播業生態傾向一面倒。更何況電台的營運成本,以及在硬件上所需的投資頗高,大氣電波也屬有限資源,永遠不可能達致完全競爭的境界。

另一方面,如果由政府直接控制,就有可能令節目內容受到官僚的干擾,難以為公眾利益服務。

因此,一個真正的公營廣播機構,不會是政府行政架構的一部分,只會向民選的議會負責,而員工亦不屬於公務員編制。而公營廣播機構為了維持獨立自主性,在經費來源上,亦盡量少依賴公帑,而由一筆不受政府干預,但同時不受商業環境影響的經費支持。像英國廣播公司和日本放送協會(NHK)的經費,靠的是每家每戶為電視機和收音機所繳納的牌照費。近年來,公營廣播機構某程度上接受商業贊助,或出售一些高增值內容,也是維持公營廣播自主性的辦法。

香港人一直都希望香港電台扮演公營廣播機構的角色,但香港電台在架構上,卻與一個國營廣播機構無異,這亦解釋了,何故曾蔭權爵士可以如此「公開」地發表一些干預香港電台編輯自主性的言論。如果不讓香港電台於架構和財政來源上,與其他公營廣播機構看齊,要以國營廣播機構的身軀,去做公營廣播機構做的事,恐怕這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