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7日星期日

梁文道:造神運動

【南方都市報-超低音】自卡洛斯‧克萊伯(CorlosKleiber)在今年7月13日逝世的消息傳出後,我就一直想寫點東西談談這位指揮家。但問題是我一直搞不懂,究竟誰是克萊伯。

男高音多明戈曾經說過:「毫無疑問,在與我合作過的指揮家之中,克萊伯是最偉大的一位。」大指揮家海汀克與賽門‧拉圖曾雙雙結伴去參觀克萊伯和樂團的排練,之後海汀克向拉圖表示:「我不知道你有什麼想法,但我覺得自己剛剛開始學習指揮這門藝術了。」倫敦高芬花園的一位樂手比較了許多前輩級的大師之後這麼說:「他們每個人都有這種或那種優點,但只有克萊伯擁有了全部優點,他是指揮家中的指揮家。」另一位曾經和他合作過的女高音則說:「他對音樂的知識和理解超過所有人,你跟他談起任何一部那怕是再冷門的作品,他都有透徹獨到的見解。」

這麼說來,克萊伯是位不折不扣的大師礙?但他又很不符合一般人對於大師的印象,因為我們通常以為指揮大師定是曲目廣泛,而且每張唱片必為佳作;克萊伯留下的錄音固然是頂級傑作,但它們的數目卻少得可憐,而且他本已罕見的音樂會總是來來去去玩那幾首曲子。大音樂家固然不能以量衡度,但一個高考生若是作文公認全國第一,偏偏缺考了其他所有科目,那又該如何呢?

1973年以後,克萊伯就再也沒有一份全職工作。甚至連甚少稱讚同行的「皇帝」卡拉揚也說他是天才,要把他請到柏林愛樂當常任指揮,他也一口回絕。這可是沒有第二個指揮會花第二秒思考的邀請。卡拉揚死後,柏林愛樂再度隆重地邀請隱居中的克萊伯出山,繼任之後,做這個世界極峰樂團的總監,他還是沉醉在自己的書房和跑車里,讓其他人去奪嗣。他討厭錄音,所以留下的作品不多。至於音樂會,得滿足他開出的天價和沒人能負擔得了的排練次數,當然還要看時機,看請他的時機他的經濟狀況好不好。卡拉揚說克萊伯「只有在冰箱空了的時候才指揮」。就算他答應了,也先別高興。因為他會因為一個樂手的小錯誤,丟下呆了的整隊樂團自己上飛機回家。

如此說來,克萊伯是個脾氣古怪的怪人礙?可是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首席大提琴手在悼念他的文章中卻說他仁慈,「從不忍心傷害任何人。」就算被他在排練中拋棄過的維也納愛樂也在自家網頁上懷念他,說他對樂手的身心狀況都關懷備至,充滿同情心。而這個從不接受訪問,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克萊伯,居然也有人說他風趣健談,關心社會時事,愛看電視。

就是這樣,一個造神運動就此展開。克萊伯過去二十年來在古典樂壇中最神秘的風清揚,以一套只有九招的劍法舞得全球樂迷團團轉。大家等待他那幾乎不會出現的新唱片,而他越來越少的音樂會每一次都成為傳說。他的演出總在開場前兩天開始,有人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地等待生命中未必出現的高潮,入場之後被一股緊繃的奇異氣氛籠罩,不用聽第一個音符你就知道這是你一生中最偉大的音樂體驗。看他指揮的歌劇,觀眾用望遠鏡瞧的不是演員,而是在樂池里站著的克萊伯。

克萊伯死了之後,國內紀念他的樂評文章只有兩種。一種是看過他的現場演出而大呼三生有幸,另一種是沒看過他的演出而抱憾終身。這兩種文章的共同之處,是不斷地延續克萊伯的神話,因為它們都長篇累牘地重複我前面說過的那些故事,那些不知被轉述過多少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