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6日星期三

梁文道:國歌(一)

【都市日報-兵器譜】國歌用不著好聽,因為它不是用來欣賞的。世上很少有知名的大作曲家撰寫的國歌,可能例外只有德國,他們的《帝皇頌》是海頓的作品,但是這曲子在歷史上惡名昭彰,因為納粹黨改寫過歌詞,曾把它奏遍歐洲的每一個角落,恐怖的聲音。至於被認為是最好聽的英國國歌,其作者反而不見經傳。大部分的國歌,格局結構都很類似,不是作莊嚴肅穆狀,就是進行曲,而且都喜用管弦樂伴奏,相當沉悶。所以我懷疑那些買「世界國歌選輯」回去聽的人,要不是找資料做研究,就是品味有問題。

國歌不是奏來聽,是拿來唱的。這點你在奧運會和世界杯之類的大型國際賽上可以親身體會。只要大喇叭一吹起樂聲,激動的球迷就狂舞國旗,帶著淚水大聲唱國歌,氣勢很雄壯。到了這種場合,你就知道公民教育委員會買了時段天天在黃金時段播國歌,是有道理的。它的作用是讓大家聽到「入晒腦」,好像用靈格風學外語一樣,三個月之後在球場上也可以加入大合唱,字正腔圓。不是開玩笑,我說真的。國歌的作用是團結人心,而團結從合唱開始。在運動會這類大型場合,不用指揮,也不用排練,小號聲剛起,你就自動唱上去;再看旁人,也是一個個張大喉嚨地唱。這時你就會感到真正的「我們萬眾一心」。這有點類似進行曲或古代社會裡祭典用的舞樂,讓大家跟著節奏,一個拍子一個動作,音樂協調了所有人的行動。整齊的動作加強了軍隊及社群的團結感,音樂推動你我的向心力。你不認識隔鄰的人嗎﹖不要緊,他和你一樣會唱國歌,由此可見他和你都是同一種人,正如你們說同一種語。這和古代的「雅樂」大不相同,雖然有學者說這種古代宮廷大典上演奏的音樂是最早的國歌。但我覺得他們在胡扯,因為「雅樂」是階級性很強的音樂,只在祭天或皇帝繼位等最高等的場合演奏,一般老百姓根本不能得而聞之。一種國民平常沒聽過的音樂又怎能有國歌的功能呢﹖因此沒人會計較國歌的悅耳程度,它只要使我們感覺我們是一家人就夠了。除了在奧運會這種場合,可以集中地見識別人的國歌,才讓我們稍有機會做個平常的聽眾。

以前的奧運會還會選舉「最佳國歌」,1936年的奧運就選過台灣的「三民主義」為世界最佳國歌!只是後來大家更現實了點,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國歌響起的次數要比它的質量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