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我的朋友最近從英國回來,他剛好趕得及在那邊看剛上畫的《摩托車日記》,改編自捷古華拉原著的電影。這部眾所矚目的電影有一句很動人的宣傳口號:「讓這世界改變你,然後你就可以改變世界」。這句話如此年輕,這麼豪邁,說中了很多小伙子的心。那該是他們大學畢業時不找事做,反而背起行囊聲稱要去「流浪」時的最佳解釋。
去看電影的都是年輕人吧?不,我的朋友說坐滿戲院的都是批髮梢開始斑白的中年人。放映途中,戲院裏有股熱烈的氣氛。大家看到死後封神的捷古華拉原來也曾經是人,會藉醉勾引人家的妻子,然後被追打鬧得落荒而逃。戲院裏充滿笑聲,年輕時的荒唐誰未試過?少年捷古華拉與他的朋友,告別當時南美洲最富裕的城市布宜諾斯艾利斯,告別不安的父母與女友,騎一輛破舊的電單車,就這麼用了8個月的時間,漫遊大半個南美洲。兩個學醫的小子,一路上跌倒再爬起,也不斷借宿搭便車,偶爾因為太窮就騙吃騙喝。真是部純真的青春電影,而《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本也可以是本沒甚麼大不了的成長紀錄。
但是觀眾和讀者們都知道,這是個死者的日記。它的主角它的作者,就是因為這趟旅程,見盡了世上的不公與底層的悲慘,終於變成革命家,也終於死在獨裁者和「美帝」的手中。捷古華拉死了,他的死點起暴風大火,燒遍全球青年的心,大夥起而示威、反抗與唱歌。大家愈是懷念他,捷古華拉愈是成為一個遙不可及的偶像。
捷死了近三十年,他早年所著的這部日記才告出版,今年再拍成電影,讓觀眾發現一個中產家庭成長出來的小孩怎樣變成革命家。聽朋友說,電影院裏的熾熱在散場之後變成冷寂,有些中年觀眾在開始有點冷的倫敦夜晚裏紅了眼眶。因為大家都知道捷在被這世界改變的旅程之後就踏上了改變世界的道路,而我們在被世界改變之後卻留下來成了它的觀眾。
2004年10月24日星期日
梁文道:世界改變我們之後
Tags:
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