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7日星期五

梁文道:砍樹,還是不砍樹

【都市日報-兵器譜】看學生作文,一說到畢業高校的心情,總免不了濫調地來一句「又到了鳳凰花開的時候」。的確,鳳凰木是南方常見的樹種,每年初夏就從樹頂開始抽出綠芽,到了六月左右,紅色的花朵突然爆發,最後整個樹冠燃燒起來,蔚為奇觀。

而這時正好是學生畢業的時候。奇怪的是,遍觀今日香港校園,鳳凰木實在不多,學生們又怎能沒來由地隨便寫出「鳳凰花開」呢?可見很多文章裡常見的套話,其描述的實物早就消失,名物之間的連繫也早就失落斷裂。

但我的母校,中文大學,確實有株盛大的鳳凰,就在火車站出口處的小廣場上,是香港極有代表性的鳳凰樹,不少介紹香港樹木的圖冊和網站裡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最近中文大學的學生很憂慮這株名樹的存亡。樹還是在的,但四月天了,其他鳳凰全都新芽茂生,卻獨它仍昏昏沉睡。有人猜測是最近校園拓展改建,把它原來覆蓋十尺之廣的樹根斬除至只剩五尺範圍,使它根傷命殘,生死未卜。

中文大學這個新修建的火車站廣場是香港最出色的建築師之一嚴迅奇的手筆,坦白講,相當好看。尤其是那座斷橋般的高台,適合搞演唱會表演,更適合學生集會時作演講台,只是中大校方給了它一個「觀景台」的名字,不僅俗陋,而且混淆掩蓋了本來相當複雜多樣的功能。這件事裡我們似乎見到一個典型的衝突,要發展還是要保留自然環境,你總得做個選擇。

中文大學選擇發展,打算砍掉一大群崇基學院裡活了幾十年的樹,好拓寬馬路;同時有批中大同學和校友選擇護樹,在待伐的樹幹上圍了黃布帶,又在馬路上噴塗「保樹立人」四個大字。校長劉遵義批評學生的動作是「破壞公物」,一些媒體也「據實以報」,說學生太激進,破壞公物來示威。

砍樹,還是不砍樹,這是個怎麼樣的選擇?我們為甚麼以為我們有權做這個選擇?其中一個將要倒下的樹木是株一個壯漢也圍抱不住的樟樹,另一種香港常見的植物,高大壯實,可製家具經久耐用,也可提煉樟油驅蟲。

在自然環境裡,樟樹是很受小動物歡迎的,四月開花,總有蝴蝶蜜蜂圍繞;冬天結果,就有小鳥成群採食。若遍植樟木成林,使人行其間,可隨風聞到一股醒神清香。中大附近的樟樹灘本來就是這種地方,可惜日治時期砍伐過濫,如今那株圍上了黃布條的樟該是同區的殘餘。老天要成就一個人真是不容易,要成就一棵樹又是何等困難?

樟樹長得很慢,要生到如此高大壯闊,非一甲子以上不為功。在這幾十年裡,它經過多少風雨雷電,重重天擇;又經過多少前人仁善,不忍斷絕。這棵樹的存在本身就是無數選擇累積的結果,我們憑甚麼以為自己有權否定前人和自然積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