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18日星期日

梁文道:莫記小過

【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只有在讀書的時候,我才覺得自己是個寬容的人。因為我的信條是一本書再怎麼不對勁,只要你已經翻開它了,就不妨接受它。當然接受它並不意味你必須完成它,只是一本書,既然已經買了回來又看了幾頁,如果氣沖沖惡狠狠地把它甩出去然後喊一聲:「混帳!這家伙是個白癡」,豈不是對不住自己。在這個已經不夠好的世界裏,人是該對自己好一點的。靜下來,想想看天生我才必有用呀,再的作者到底也是有媽生的;再壞的書也是人家花時間寫的。而媽媽是種多偉大的人物,時間又是何等地寶貴呢?更何況三人行必有我師,難道一本壞書就教不了我甚麼嗎?可別自大,壞書起碼能叫你見識到世界之大,天外有天。

只是再寬容也好,不知怎的,就是有些沙石眼睛跳不過,好像吃一頓美食旁邊老有蒼蠅飛,揮之不去甚是惱人。例如香港某家出版社,常出報紙文章結集,有一次我看看發現它一本書裏好幾篇文章都有一段是重複的,而且有規律。那條規律是它的第一段必然會在後面某部份重新出現,這是為甚麼呢?原來那些文章在報紙上登的時候,編輯怕它太長,為了醒目和提要,於是抽出其中一段放在文首。看來是書的編輯一時大意,把那一段當成是整篇文章的第一段,重打重印了一回。不過這種報紙編輯手法通常會把那發揮提要作用的一段字粗體標黑,以區別於正文。難道這本書的編輯和校對眼睛不好,還是這本書根本沒有編輯跟校對?

有些書挺可惜的,明明不錯,但就是有幾處資料錯誤的硬傷,猶如完璧有瑕美男生瘡。例如專出建築和城市研究的台灣出版社「田園城市」,最近出了本尚算圖文並茂的《塗鴉.城市糖果地圖》,介紹英國街頭的塗鴉藝術。兩位作者在序言裏引述一句黑格爾的名言「存在即是合理的」,但把它張冠李戴說成是沙特的話。開頭就錯,接下來怎不叫人提心吊膽。再進階一點的,還有兩位香港年青學者寫的《迷失喪拼場》,是透視消費文化深入淺出的好入門,但其中提到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時,卻說他是「美國社會學家」。哎,人家可是拿爵士的正統英國人,還一度是布萊爾的智囊軍師呢。或許,是我太過吹毛求疵。

大陸的出版業日益進步,最近連食譜都出得又有文化又漂亮。「北京漢聲文化」出了一套《山西面食》,就讓人看得很開胃。可是當我掀到一頁貓耳朵的手部動作特寫照時,肚子竟不禁疼了起來。只見師傅揉糰的那雙手,十指指甲縫裏竟是一圈黑邊!這可是我多年中西食譜閱讀經驗裏未曾得見的。難得圖邊文字還說做貓耳朵不需特殊工具,「只要一雙乾淨的手」。再轉念一想,鹵菜名店的鹵水不是常標榜一鍋煮了幾十年不倒不熄嗎?這個道理用在點師傅手上應該也是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