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31日星期日

梁文道:唐朝媚外總紀錄

【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中國民族主義的興起已經不是新聞了,妙的是自從「中國可以說不」以來,百姓卻越來越喜歡say yes。想要進口車嗎?Yes。想看美國電視劇嗎?Yes。想去外國旅行嗎?Yes。要吃聖誕大餐嗎?Yes, please。於是近月上演了一齣所謂「十博士聯名抵制聖誕節」的鬧劇,大概聖誕的威力會隨傳播的距離而倍增,當年老外要勞煩三博士才勉強接得住,現在的中國就得出動北大清華等著名學府的十位博士去力抗狂瀾了。按照那十位憂國憂民的知識分子的聯署宣言,眼前國人聖誕狂歡的新潮是種忘祖媚外,動搖國本的惡劣行為,值得「反思」。可現實是你有你反思,大伙照樣聖誕快樂,而且樂不思蜀。

說起媚外,歷史上最媚外的時代大概就是直到今天依然叫中國人自豪的唐朝了。看過歷史教科書的都知道大唐帝國是很威風的,全盛時期,唐太宗甚至建立了「天可汗」制度,西北諸國莫不景從。同時我們又被告知,這個時期的中國人很開放,不只女士喜歡袒胸露臂,穿得就像《滿城盡帶黃金甲》裏的演員;而且樂於接受外來事物,例如胡服胡樂葡萄酒。對於正在學怎樣崛起的大國國民而言,這難道不是一個啟示嗎?

已故世的美國漢學家謝弗(Edward Schafer,傳說他還取了一個中文名字,叫做薛愛華),著有《唐代的外來文明》(The Golden Peaches of Samarkand: A Study of T'ang Exotics),堪稱有唐一代的媚外總紀錄。精通日、法、德語甚至拉丁文、古埃及文、阿拉伯文、越南語和科普特語等十多種語言的謝弗教授,以其精湛的學養細密考證了十八大類一百七十多種舶來品輸入唐朝的經過,令人嘆為觀止。

這本鉅著最大的重點不是這些物質本身,而是唐人怎樣看待它們,感受它們,使物件成為一種文化上飽富意義的象徵。例如獅子,親眼見過這種西來貢品的人並不多,但是牠卻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留下了龍一般的神奇印象,乃至於後來到處都有牠的形象,比方說文殊菩薩的造像就總是騎頭獅子。

謝弗還總結了一條規律,但凡國力強盛的時代,其繪畫中表現出來的外國人就越是正常客觀,甚至文明優越,唐朝就是如此。相比之下,一向被認為很柔弱的宋朝呢,則喜歡強調蠻夷的粗俗低劣。

可見唐人實在大有媚外的本錢,一時之間士人貴族競以胡風為時尚。就拿大詩人白居易來說吧,他也和同代貴族一樣,好好地在自家庭院的空地上架起了兩座突厥式帳篷,然後得意洋洋地對賓客誇耀這些帳篷擋風避寒的妙處。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更絕,不只常常睡在帳篷裏,穿胡服用佩刀自己切羊肉吃,還不願說漢語,寧喜以突厥話和屬下交談。有一回他大發厥詞,說自己有朝一日要是當了皇帝,定當散髮西奔,投靠突厥可汗當他的部下。他說這番話的時候用的是不是突厥語,我們不知道;只曉得他後來以謀反罪被貶謫流放。

不過,媚外到了承乾太子這個地步到底少見,那十位博士又何苦把今天喜歡過聖誕的同胞都當作叛徒呢?要是都判了流放,中國人起碼少一億,倒是可以解決人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