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1日星期一

梁文道:丹麥的示範

【都市日報-兵器譜】在設計國家的新潮之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丹麥的例子了。

大概在20多年前,丹麥人民常常上街示威,他們討厭政府的官僚作風,討厭政府那種高高在上與民對立的作風。於是丹麥政府開始在原有民主體制的基礎上力行改革,一面加快工作效率,另一面想要重新拉近人民與政府的距離。在這場改革運動裏面,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形象再包裝。所以丹麥政府找來了著名的設計師林內曼(Bo Linnemann),為政府和國家重新打造一個時髦而親民的形象。他和夥伴們的作品如今遍見於丹麥的大街小巷,從政府大樓頂上的紋章到路邊郵筒都是改造的對象。

在這項龐大的計劃裏面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丹麥那頂著名的皇冠了。皇冠一向是丹麥人最熟悉又最認同的象徵,其地位與中國的龍差不多。但皇冠又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它帶有太強的皇權威勢,而且過於古老土氣。所以林內曼從皇冠下手,為它設計出幾種微調變形,把它放在不同的字款之中作出多樣的配搭,又嘗試著上各式顏色,結果就是丹麥官方各部門的新標識了。

林內曼的設計令人一新耳目,它們的線條充滿簡約的北歐風味,還給人時尚可親的感覺。這次改造充分突顯了丹麥要強調的政府透明度和友善的施政作風,可以說是真真正正的形象工程,與中國某些地方建堂皇大樓的區別不可以道里計。

從丹麥的例子裏,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國家的「身份標識」只是她的外觀,想要創造嶄新的形象,首先要有新的政治作風。企管學告訴我們,一家企業的形象是它企業文化的面孔,這個道理放在國家的層面上也是說得通的。沒有根本文化的改變,一切外形的換裝都只不過是皮相的偽裝而已。

其次,國家的形象設計首先針對的一定是內部的國民,只有國民支持百姓認同,一個形象標識才能徹底地體現出國家的性格和品味。事實上,近年丹麥旅遊產業和國民外交種種宣傳工作,也是建立在這套原來針對國民的形象工程上的。國家形象設計,不只是為了給外人好印象,更是為了要凝聚本國民心。

至於甚麼樣的形象才是國民認同的形象這個問題,我們早就擁有眾多的方法和工具的尋求答案了,其大要不外乎本著民主精神的研究和調查。國家形象不能只是少數專家閉門造車的結果,更不能任由官員發揮主觀意念;它必須來自由下而上的意見表達,經過公開的討論再漸漸成形於專家之手。最後,我們發現再古老的形象也可以煥發全新的氣息,威權霸道如皇冠也能夠變成可愛的象徵;問題只在於有沒有想像力,有沒有敢於突破陳規的創造勇氣,和有沒有真正的高手去執行工作。

再回到中國龍的爭論,我們的問題就很清楚了。新形象的念頭來自何處?它有沒有全新的施政風格去配合呢?這個形象是做給自己人看的呢?還是純粹指向外人?國民認同這個新形象嗎?又有甚麼程序去保證這點?誰有資格去負責這項重要的計劃呢?就是吳友富教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