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9日星期五

梁文道:節日的商業化錯了嗎?

【都市日報-兵器譜】資本主義的影響力當然要比聖誕節的原始意義大得多。例子是我在電視新聞?看見一個約莫7歲的小女孩,對記者訴說她的聖誕願望:「希望大家未來可以多點消費,帶旺經濟。」

對於這樣的現象,西方基督教國家?護教心切的論者認為是宗教文化的腐蝕, 中國發起抵制聖誕節的學者們看到的則是商業活動底下的文化入侵。

有意思的是,假如那些西方評論家的說法成立,假如市場化的聖誕節真會摧毀了作為西方文明基石的宗教傳統;那麼近日發表聯署文章的十位博士就不用擔心了,他們再也用不著害怕西方文化的擴張。因為當前中國人迎來的只不過是一個給抽空了西方文化骨髓的聖誕節,一種純粹為了活化消費而存在的營銷活動。這樣的聖誕節傳統不只和西方文化沒有多大關係,在那些堅守傳統的基督徒眼中甚至可能還是反西方的呢。

而節日的商業化,恰恰是呼籲中國人起來對抗聖誕節的「十博士」們最不關心的問題。他們甚至主張中國商人要多點開發傳統中國節日的商業潛能,比方說把孔子誕辰變成年輕一代也都喜歡參與的教師節。

且讓我們想像一下一個商業潛能被充分開發的孔誕會是甚麼模樣:酒店會不會推出「敬師住宿套餐」?餐廳又會不會開出天價「敬師大餐」?而在這人人都被尊稱為「老師」的國度?,大家又會不會趁此良機送禮給上司,巴結示好呢?說不定有點創意的商人還會把孔子像造成可愛的小玩偶,讓年輕人掛在手機和書包上。這樣的孔誕,算不算弘揚了我們的傳統文化?光耀了祖宗的門楣呢?

其實12月25日不是耶穌的真實生日,它本是羅馬帝國祭奉太陽神的重要節日。早期基督徒為了掩人耳目地傳教,才把它挪用過來改頭換面。那些西方批評家學藝不精,不知道任何傳統節日都會在流傳的路途上變形,成為一具容器,讓參與者安放自己一套詮釋與意義。早年的基督徒如是,今日的非信徒亦然。

至於中國那十位博士更是白讀了那麼多年書,還到不了西方同行那一層次,因為傳統節日與商業力量間的關係,他們連想都沒有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