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7日星期日

梁文道:香港主場(中國研究的特區二之一)

【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香港書展是香港的一大謎題。去年進場人數七十多萬人,已經使它成為全世界參與人數最多的書展了。七十萬人!這數字意味平均每七個香港市民裏頭起碼有一位去過書展。香港人真有這麼愛書嗎?為什麼我們平常會感覺不到這股熱烈的愛呢?或許這有點像農曆年間的花市,去的人不一定有賞花養植物的習慣;但是過年嘛,總得擠進去繞一圈討個吉祥;既然去了,就不能空手而回,必須抱盆水仙挾幾束劍蘭。

這麼說可沒有半點瞧不起香港書展的意思;恰恰相反,它很了不起,居然讓書成了一種湊熱鬧方式的主題。想想看,為什麼每年都要有些明星偶像趕在書展出書,好「晉身才子才女的行列」呢?這不正好說明了香港書展的威力嗎?

從去年開始,連內地傳媒也注意到這個現像了,許多記者發現香港原來真不是一片文化沙漠。我沒有數字,但單憑耳朵也不難察覺,今年的確多了不少內地遊客專程來趕集。會不會有這麼一天,香港書展能夠成為全珠三角甚至全國最重要的超級書市呢?它能否令香港成為作者出書和讀者買書的主場呢?

蔡東豪今年推出的新書《香港溫布頓》讓很多讀者摸不清腦袋,以為它是一本談運動的書;其實,這裏的「溫布頓」指的是「溫布頓效應」(Wimbledon Effect)。他說:「英國每年舉辦全球體壇矚目的溫布頓網球比賽,最近一次英國男單球手勝出是哪一年?答案是1936年。英國人介意嗎?每年英國球手只有陪打份兒,作為東道主會否感到面目無光?答案是從來沒有。每年溫布頓令倫敦成為全球傳媒焦點,大賺遊客金錢,製造就業機會,真是丁財兩旺,誰是贏家顯而易見」。

上世紀八十年代,倫敦大舉改革金融體制,引來無數外資,自此成為不可動搖的國際金融首都。傳統英資老店紛紛敗給從全球各地湧進的新貴,但倫敦和英國的地位反而因此變得更穩固,這就是「溫布頓效應」了。《香港溫布頓》就是要說明香港也有類似的情況,從它成為亞洲區內唯一的金融主場,上海和新加坡都不能望其項背。

振奮人心的,還有劉細良的《紐倫港之夢》,他這本書其實可以改名為「香港是文化的溫布頓」,其中一個最有趣的觀點是「……國語歌曲取代廣東歌,雖然優勢慢慢失去,但在香港成名仍然是華人流行音樂工業的重要市場策略,在這方面香港會慢慢變成溫布頓,張學友的唱片銷量可能再難以對抗周杰倫,但香港作為亞洲華人娛樂流行文化中心的地位不會被動搖」。原因是「香港仍然是一個具有大都會魅力(Glamorous)的地方」。

蔡東豪貴為著名財經評論家,他的專業我半點不懂,所以我說不上什麼。至於劉細良這種上承陳冠中的「香港方法」論,我就不一定能夠百分百地認同了。他的分析很到位,他對香港官管文化體制和商業運作邏輯的批評更是入木三分。可是我和他的最大分別,在於他數盡了一切香港的問題之後,還是能夠得出如此樂觀的結論。而我,卻已經有點心灰意冷了。也許這就是身在廟堂與民間草莽的分別,劉細良要為特區發展大計出謀獻策,沒有一點希望一點樂觀是不行的(不妨把他這本書看成是一位中央政策組顧問的公開建言)。然而,《紐倫港之夢》的「夢」彷彿又還表達了事情變化的各種可能。

既然是做夢,我也來湊湊熱鬧,看看香港有沒有機會成為另一種主場,一具變化中國思想的大腦。且從今年的香港書展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