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5日星期五

梁文道:蕎麥復仇記

【飲食男女-味覺現象】有一種看起來很古怪,但卻實際存在的社會現象,那就是愈常做運動的人通常要比沒有任何運動的人有錢。不信的話,你去問問酒樓清潔和垃圾站的工作人員,看他們平常都做些甚麼運動;要不就去各種健身中心做個調查,瞧瞧裡頭那些做瑜伽的人是否收入高過香港中位數。當然這只是一般的情況,不表示任何在屋村球場踢球的人都一定很富有。

常識告訴我們,這不是因為收入高的人比較注重身體健康,而是因為他們更有本錢和時間去照顧自己的身體。假如一日三更,為口奔馳,再怎麼想做excercise,恐怕也無能為力。

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食物的選擇。吃得清淡,肉少菜多,似乎也是一種身份象徵。一般打工仔不是光顧茶餐廳就是幫襯快餐店,想多叫兩碟菜健康一下?做夢。更有趣的是許多粗穀雜糧現在竟然賣得比白米還貴,這可都是往日不入流的東西。那年頭,一個人沒肉吃固然是窮困的表現,家中沒有白米等「細糧」就更是窮人中的窮人了。但如今,吃粗糧反而才是注重「有機健康生活」的風尚。

四川大地震的重災區,汶川、北川和茂縣等地恰巧是少數民族「羌族」的聚居地,一些很有良知的媒體人和學者呼籲大家在救人之餘也別忘了羌族文化。他們還組織起來奔赴災區,一方面搜尋文物,一方面採訪倖存老人留個口述記錄,力圖保存珍稀的羌文化遺產。可是我猜他們一定會很驚訝地發現,許多年過七十的老人對羌文化的認識可能還比不上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因為在幾十年前,大半羌人都以為自己是漢人,說漢語著漢服。到了近二十年,下一代才愈來愈覺得自己其實是羌人,拼命復興羌語等傳統文化。從1982年到1987年短短六年之間,北川羌人的數字由該地總人口的1.33%上升到了34.63%!這根本不是一個自然生育的結果,而是很多人突然翻案,認祖歸宗。

根據專門研究羌文化的台灣學者王明珂,這是由於中國的民族政策改變了,少數民族不止不再受歧視,甚至還能得到很多政策優惠。例如限生一胎的計劃生育就計劃不到羌人身上,他們愛怎麼生就怎麼生。所以當地居民紛紛脫去偽裝的漢人面具,恢復(甚至創造)自己的羌人身份。

羌人翻身,連帶食物的地位也起了變化。蕎麥從前在這一大片山谷地是很受歧視的,因為用它做出來的麵糰又粗又黑,大家都覺得不如大米小麥那麼細緻潔白。而且蕎麥耐寒,特別適合這種山區地形,一年能收成兩次;因此反被視為山上「蠻人」才要吃的主糧。從清朝到二十世紀中葉,這裡的居民不斷漢化。不完全是漢人文化果然高尚,值得學習;更是因為漢化才能避免歧視。既然平地漢人都吃白米,那麼住在山溝的居民也只好跟著吃他們根本種不了的白米了。實在負擔不起大米小麥,要靠自種蕎麥過日子的,只能活該被人看不起。在那漫長歲月裡,蕎麥是羌人的象徵,白米則是漢人的象徵;漢人地位高,所以大家要想盡辦法用白米去證明自己是漢人。真沒有白米的話,種五米也行,總之不要碰野蠻的蕎麥。

孰料蕎麥的身份竟然在今天隨著羌人復興,本來已經習慣用玉米去代替蕎麥的百姓們一下子都歌頌起蕎麥來了。外人到訪,他們驕傲地端出蕎麥麵和蕎麥饃饃,並且誇耀「這是我們羌族的傳統食物」。過去的缺點現在也成了優點;蕎麥的粗,蕎麥的黑,原來是「綠色食品」的特質,是富裕中國最需要的健康口糧。食物本無貴賤,只是隨人而變。蕎麥一向是北川羌人的標誌,過去羌人是「蠻子」的年代,它被人貶低;現在羌人是國家重視遊客欣賞的少數民族,它就蛻變為偉大的穀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