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8日星期五

梁文道或馮振超:教宗(二)

【都市日報-兵器譜】依據聖經紀載,耶穌把伯多祿稱作他建立教會的「磐石」,這也就是後來天主教教宗譜系的源頭。也就是說在早期教會裡面,伯多祿是所有門徒之首,是整個基督信仰運動的領袖。在伯多祿被羅馬帝國倒釘十字架致死之後(據說伯多祿覺得自己不配採取和耶穌一樣的受刑姿勢,所以要求頭上腳下倒掛在十字架上),他的傳人也繼承了首徒之位,形成今時今日教宗一脈相承的傳統。

對於英國聖公會與希臘正教(東正教)而言,當今教宗繼承了伯多祿的位置這個說法,大致是可以相信的。只是他們不一定接受伯多祿不可置疑的領袖地位,更無法接受這個地位居然可以代代相傳直到今天。對於新教或者基督教的眾多派別而言,根本連《馬竇福音》裡耶穌的那段話,是否可以援引用來支持伯多祿首徒之位,也很值得懷疑。有些教會甚至更進一步認為教宗竊據高位,其實就是《默示錄》裡所說的「反基督」。

漢斯昆身為一個天主教神學家,則在考察教會史之後,指出在第一個千禧年裡,宣稱是伯多祿傳人的羅馬主教相比起其他地區的主教,並不顯得特別崇高,更不具有至高無上的宰制力量。他認為教宗和教廷的權威是人為的產物,並非不證自明地來自神意。特別是到了十九世紀的「第一次梵蒂岡大公會議」,加入了「教宗不會犯錯」的教條才把教宗地位推向高點。

剛去世的若望保祿二世一方面說要促成基督信仰內不同派別的和解,另一方面卻絲毫不肯放鬆教宗無上的尊貴地位,實在只會強化了大公教會分裂的趨勢。

漢斯昆在他的名著《論身為基督徒》(On Being A Christian)裡曾把伯多祿的職務理解為一種「功績、實踐、行動和具體實現的服務本身」,而非「權利與繼承之鏈環」。如此說來,誰「追求精神責任,道德引導的真正教牧首席權,和照顧了教會整體的福利」,誰就是履行了伯多祿職務的人。

反過來說,如果有人雖然承襲了教宗的位置,卻沒盡到上述責任,他就不可能是伯多祿的真正傳人。所以天主教歷史上少數濫權貪污甚至生活奢靡放蕩的教宗,根本不能算是教會的首席。

教宗已死,新教宗即將誕生,但圍繞著他的爭論看來仍然不會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