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7日星期五

梁文道:愛國怎麼毀了傳媒

【am730-觀念】伊拉克戰役結束已久,英美主流傳媒自我反省的聲音才漸漸浮現。有較資深的記者還寫書回顧當年的愚蠢,懺悔盲目。回想開戰初期,民間示威人士那種「為了石油流血」(Blood for oil)的口號備受美國各主流大報忽略,許多論者批評這種說法浮淺無據,不值一哂。但事後看來,他們自己支持的種種開戰理據難道不也一一落空?

美國政府不能直接指揮傳媒要宣傳甚麼重點,也不能為它們隨便設下宣傳重點,但它可以利用「政治化妝術」(Spinning)技巧,散發對己有利的消息,甚至捏造「內幕故事」引誘渴求獨家新聞的報刊,也有人認為複雜的政治商業網絡也形成了巨大壓力,使得媒體必須小心謹慎,以免得罪大企業失去了廣告。但不論是政府的公關手段,還是政商勾結的壓力,這全是慣見風浪的傳媒應付慣的,並不致於讓《華盛頓郵報》等老牌大報幾乎發不出一點異見聲音。其實,真正殺得了他們的,正是「愛國」的氛圍。「九一一」後,布殊政府最成功就是利用人民不安和恐慌的氣氛,奠定反恐的基調。由於「反恐」,政府的權力得以擴張到了威脅三權分立的地步,政府能夠視個人私隱如無物,鋪下監聽監視的天羅地網,也得以公然虐囚,將關塔那摩基地變成法律進不去的化外之地。利用「反恐」名義,共和黨政府把自己打造成最堅定的愛國者,好像比人民自身更明白人民的利益是甚麼。

政府主動散播大量杯弓蛇影的訊息,使民間彌漫一片疑懼,在這種情緒之下,誰的態度越強硬,人民就越相信誰。那麼,還有比發動戰爭更強硬的主張嗎?於是針對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就變得不可置疑了,主戰者不用羅列任何指控的證據,也不用研究戰爭的成本及後果,只要冠上「反恐」名義,把人民的不安無助轉化成有目標的憤怒,讓戰爭變成一場復仇血恨的愛國戰爭。政績拙劣的共和黨之所以贏得連任,基本上靠的就是這個。

甚至直到今天,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還在利用「愛國」去挑對手的毛病,其幕僚更在訪問中坦承:要是今年美國再遇恐襲,選情將對麥凱恩有利。國家的災難竟然成了政府擴大認受性的資本,共和黨是個發國難財的政黨。標榜獨立客觀的美國主流傳媒就這麼倒了,不支持戰爭就是不愛國,挑剔政府也是不愛國,他們怕的不是白宮,而是被當局挑動得異常亢奮的人民,也就是花錢買報紙的讀者。

當然,這裏還是假設了他們有自己清醒的看法,才談得上愛國與否。其實傳媒工作者也都傻了,他們也都變得很「愛國」(官方定義下的「愛國」),他們也都相信薩達姆侯賽因是必須剷除的美國敵人。在伊拉克戰爭期間,他們質疑政府的地方主要是作戰的方式,而不是動武的原因。回顧這一段經歷,它絕對是美國新聞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之一。奉「愛國」之名,主流傳媒竟然自動靠攏做其喉舌,犧牲異議和真相,結果美國付出的代價就是士兵的生命,數以千億計的金錢,以及得之不易的國家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