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日星期一

梁文道:災難時期的自虐(下)

【am730-觀念】我們不只可以看見人對偏見的執著(我們討厭日本人,討厭姚明等名流富人,所以不惜為此捏造事實好說服自己和別人,我們的討論到是合理的),還會發現這種情緒表達方式的怪異。它分明就是一種自虛,我們硬是想證明日本人對我們有多歧視,姚明又是怎麼地離棄我們;似乎在這裏能夠找一種殘酷怪異的快感。

佛洛伊德曾經描述過幼童的一種奇行,他發現他們有時會把自己藏起來,好讓大人找不著,這時他們會感到格外的緊張,深怕大人會自此忘卻他們,甚至乘機拋棄他們。可是在這個躲藏的過程裏,他們卻又享受著刺激的快感,把它當成一個好玩的遊戲。然後,他們或者被發現,或者乾脆耐不住性子自己跑了出來,與父母相擁團圓。這就是有名的「去╱來」(fort/da)遊戲了,後來成了精神分析史上著名的模式,引起無數的詮釋和爭論。有學者認為這是自虐的基本形式之一;先是自我製造一個被捨棄被厭惡的狀態,同時暗自咀嚼其中的痛苦刺激,於是可以期待破鏡重圓的圓滿幸福。反正如一個偏執地懷疑伴侶的不忠,把任何小事理解為對方變心的蛛絲馬跡,甚或幻想出豐富的情節。表面上他很痛苦,實際上他很享受。當伴侶九牛二虎地證明了自己的忠誠之後,他那天失而復得的滿足才能達到最高程度。

問題是這個結局並不是真的結局,對愛侶忠誠奉獻,對父母全心愛護,以至於對他人的認同肯定是一個永無止盡的追尋。所以小孩會一遍又一遍地玩著這種遊戲,情侶會一遍又一遍地期待誓言與許諾,直至我們真正長大真正自立。

編撰日本人歧視中國人的傳說,也可以看成是種自信心的欠缺。似乎得不到預期中的徹底道歉、真誠擁抱,我們就永遠無法停止這種近乎自虐的荒謬行為。從中日的複雜歷史看來,這種自虐的心理尚算正常。但是為甚麼要造姚明不愛祖國的故事?

又為甚麼偏偏要選在這國難當前的時刻呢?能不能說它表達了我們對暴發名流的偏見,總是覺得他們會瞧不起草根百姓,於是希望他們用上很大的力氣去表現自己不忘本的良心?又能不能說我們對叛國份外執著,總是懷疑他們一旦出國揚名在外就會斷根叛逃,於是希望他們費盡心血地證明自己仍然是個百分百的中國人?

當我們缺乏自信,心存疑慮,因此形成對他人的偏見和要求時,這種情緒的表達是不會管你地震不地震的。只要一有機會,它就會浮現。因此震撼全國的災難正好就是讓我們盡情表露偏見,區分人我,從而自虐圖樂的時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