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7日星期五

梁文道:我需要一本飲食指南的指南

【飲食男女-味覺現象】很多很多年前,我發現要在香港吃一頓正宗又美味的川菜實在是難如登天,除了尚在大磡村鐵皮屋的詠藜園有不錯的麵點外,基本上找不到甚麼像樣的川味大菜。於是我依照一本餐飲指南的資料,去了一家位於銅鑼灣的老字號。這家館子最有名的東西是店裏懸掛的中國燈籠;第二有名的,據侍應報告,竟是一道「鐵板乾燒蝦球」!沒錯,就是鐵板牛柳的那種鐵板,裏頭放了褪殼蝦球,臨上桌再把醬汁淋上去,製造出豉油西餐獨有的聲香效果,是典型「呃鬼佬」的唐人餐,除了醬汁有點紅帶點辣,它和真正的川菜根本沒有任何關係。

那本指南就是香港最老牌的《Hong Kong Tatler Best Restaurants》了。再看它2008年的新版,那家餐館還在,而且除了86、87兩年之外,它從1984年到今天居然年年入選「香港最佳餐廳」,得到的評語是「經典」「正宗」。至於那道「鐵板乾燒蝦球」,仍然是重點推介的名菜。

雖然近年它也開始把「生記」等少數幾家民間傳說放了進去,但這些真正最佳的老店始終不入那批精英老外的法眼,打不上「最佳餐廳」的榜單,只堪列席「地方風味」的小欄目。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答案很簡單,按照 Hong Kong Tatler的一貫標準,「九記」「生記」這些地方的環境太差,服務不到家,確實不宜上流社會光顧。

假如我們嫌這批老外為主的專家太過精英太過西方中心主義,那麼來自「民間」的餐飲指南又會不會好一點呢?《Zagat》是國際知名的指南,和專家為本的米芝蓮不同,它動員一般食客,請他們提供評語,再彙編成書,看起來十分民主。這家國際連鎖店早已進駐北京上海出過中文版,最近才正式登陸香港。就和《Time Out》一樣,香港這座「國際大都會」又一次在出版品上輸給了內地,慢人一步。

結果,我發現它竟和《Hong Kong Tatler Best Restaurants》相去不遠,「最受歡迎的餐廳」仍是那幾家華貴高級的老店。「福臨門」好不好?當然好!但這用得着你說嗎?相反地,許多裝潢不怎麼樣,位置有點麻煩,可食物做得出色的名店還是缺席了。論全面,它甚至比不上模仿它,但比它更早在港出版的《Wom Guide》,起碼後者還有「翠華茶餐廳」和「東寶小館」。

《Hong Kong Tatler Best Restaurants》的弱項一向是亞洲菜式,除了中菜不靈,日本菜也老鬧笑話。這麼多年以來,我就從未見過「見城」入選。《Zagat》起碼把「壽司廣」選進了最受歡迎的日本餐廳;然而,同樣入選的還有「Nobu」和「Zuma」,口味非常「鬼佬」,尤其後者,我沒聽過有日本人說好。《Zagat》背後的「民間」食家究竟是些甚麼人呢?我想起了幾個「海歸」好友,家住中半山,工作在中環,一口流利英語,平日出沒Soho和Noho,鮮少到九龍。其中一個來了香港多年,但只去過一次旺角。聽說那一次他還帶着戰戰兢兢的冒險心理,不是怕高空擲物就是怕掉進溝渠;我忘了問他有沒有穿上迷彩裝。

各位,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向大家報告,香港的餐飲指南市場業已淪陷;回歸十年,這塊寶貴的領地有再度殖民化的危機。沒多久,連米芝蓮香港版也要出爐了。根據東京吉兆沒有入選東京版,那一些得星的店子卻不敢以此張揚的經驗看來,我等平民也不可期待香港的米芝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