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4日星期三

梁文道:情人節

【都市日報-兵器譜】很多人都知道(St. Valentine's Day)本是天主教會紀念聖人華倫泰(St. Valentine)的日子,但是這一天為甚麼會變成一個專屬情人又奉獻給愛情的節日呢?

按照常理推想,我們大概會以為華倫泰的事蹟多半有點浪漫,搞不好還牽涉到了情愛之事,於是才留下了一點想像空間給後人,讓情侶們藉他的名義互表愛意。又由於情人節賀卡多半印有「be my Valentine」(做我的情人)這句話,所以大家更容易以為「華倫泰」應該是個情種,其名號才成了情人的代稱。

其實真相恰好顛倒,不是情人節源自於「聖華倫泰日」,而是聖華倫泰「來自於」情人節。

打從傳入羅馬帝國之後,基督信仰運動就展現了驚人的吸納能力。作為一個邊緣的外來異教,為了順利吸引羅馬人的跟隨,也為了躲避政府的打壓,早期基督徒大量採用了羅馬社會原有的習俗,將它們變成自己的一部分。例如一種樹起食指與中指的祝福手勢,本是貴族與將領的身份表徵,要是他們對一般平民百姓做出這個動作,就表示他們要發善心施恩了。結果本來地位低賤的基督徒「抄襲」了這個手勢,把它畫進耶穌祝福門徒的圖像裏,以向羅馬人顯示耶穌也是一個非常高貴的大人物。

在一連串的「收編」運動之中,最有名的莫過於聖誕節了。歷史上根本沒有任何可信的證據足以證明耶穌是在12月25日這一天出生,相反地,現代學界多認為這天本是羅馬帝國祭獻太陽神的節日,是基督徒把它挪用過來成了救主降生的日子。

當天主教正式成了羅馬帝國的國教,這類收編行動就從原本掩人耳目的小動作變成了抹除原有多神信仰的大清洗了。聖華倫泰日就是清洗工程的其中一環。按古羅馬的習俗,2月15日本是Lupercalia狂歡日,與傳說中生性淫亂的牧神有關。貴族少男在這天可以排隊抽籤選女伴,被抽中的女子就要和他共度春宵了。這等荒淫的行為,羅馬教廷自然忍受不住。於是到了五世紀末的時候,當時的教宗宣布取消Lupercalia,再把它的前一天,也就是2月14日訂為聖華倫泰的紀念日,好徹底掩蓋古異教的習俗。

可是沒想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民間的「浪漫」記憶就是抹不淨洗不掉。一待中古騎士仕女的愛情故事盛行開來,百姓們就借屍還魂,乾脆把神聖的聖人紀念日變成歌頌愛情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