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25日星期日

梁文道:聖誕老人來了

【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每年此時都會有人批評聖誕節的商業化,在它漫長的遷徙過程裏,去的地方越遠,原來的宗教意涵也就越淡。換個角度來看,這或許也是它成功的地方,可以在不同的時空底下不斷變身添裝,讓原來一種信仰崇奉的日子變成世界不同角落的人皆可投身參與的嘉年華,而且開足整個月。聖誕節的厲害,是它強大的吸聚能力,使得樹木、白雪和一些顏色都被它的光環包圍籠罩,重新冠名成為聖誕樹與白色聖誕。

當然,還有聖誕老人。英國的旅遊作家Jeremy Seal趕在這個出版旺季推出新著《聖誕老人》(Santa : A Life),不失為一個聖誕好禮物。這是本遊記也是部傳記,作者從英國出發,一路追尋聖.尼古拉斯(St.Nicholas)的足,看他怎麼變成我們熟悉的聖誕老人。若說是傳記,本來有點勉強,因為聖.尼古拉斯這個人物生前沒有留下片言隻語,甚至他的生卒年份也不可確考,所以關於他的記載皆來自其身後250年的一份文獻。所以Jeremy Seal寫的不是這位真實聖人的一生,而是那個比真人生命還大的偶像的傳奇。

尼古拉斯還活的時候,是土耳其古代基督信仰運動重鎮安提阿的一位主教。他既非芬蘭人,也非瑞典人,他是個皈依基督,有點瘦有點黑的希臘人,生平沒有什麼值得一記的大事,只是信仰虔誠,樂善好施。倒是死後屢傳神,最出名的一回是為一個窮爸爸解決了三個女兒的嫁妝問題,傳說他應禱顯靈,在三隻靴裏裝滿了金子。

奇的是尼古拉斯遺骨會不斷釋出「馬納」,與耶和華降給以色列人吃的那種白色食品不同,這種「馬納」是芬芳無比的透明液體,能醫百病,可保平安。一時之間,埋葬他的邁拉城成了熱門朝聖地點,來人絡繹不絕。中古歐洲的朝聖就是今天的觀光旅遊,住宿飲食和紀念品加起來可是巨大的產業。當時在意大利與威尼斯爭得正烈的巴利人看了眼紅,於是在1087年派人渡海來到土耳其,從邁拉的教堂強搶聖人骨骸,運回巴里再蓋一座大教堂供奉,發它的朝聖財。直到今天,巴里這座教堂的祭壇居然還有「馬納」滲出。

接下來一千年的故事是個宗教文化的競賽史,東正教和天主教,土耳其人和歐洲人,拜占庭與意大利,巴里與威尼斯,尼古拉斯在不同陣營之間流轉變型,地位逐漸上升。直到新教興起,他和其他聖人偶像一起被掃出教堂,淪落街頭。被奉為商貿守護聖人的尼古拉斯也見證了資本主義的興起,從地中海去到阿姆斯特丹,成為當地人口中的「Sinterklass」;再隨荷蘭移民渡過大西洋,抵達今天叫做紐約的「新阿姆斯特丹」,是這個新城的創基聖人,而且漸漸換了英文名字:Santa Claus。

如今沒有多少人知道聖誕老人的原名原貌,但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紅,正是拜商業之賜。1931年可口可樂為了在冬天促銷,將他的樣子放在運往全美國的海報上。一千七百歲的他此時長胖了,留雪白大鬍子,還穿上紅長袍戴了頂紅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