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4日星期日

梁文道:在書裏發現現blog的世界

【明報-博客上路】編按:博客已是大勢所趨,上網,寫誌,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書,收錄了多位博客的網誌心得,也有博客精選,以及各種實用的網誌資訊和 know-how,不失為博客文化的側寫記錄和認識入門。博客的趣味何在?讓博客梁文道,在這裏,跟你談談。

我開了兩個blog,嚴格地說,是兩個門戶網站分別為我開了blog。一開始是他們的編輯不知從哪裏弄來我的文章,再轉貼上去,所以完全用不我費心,感覺就和平日轉載某些報紙雜誌的事物差不多。可是後來,我留意到有人回應有人留言有人提問,於是我偶而回覆。很快地,我就有點在意一篇文章的閱讀次數,這是和傳統報刊截然不同的。替報刊撰稿的作者不可能知道到底有多少讀者在看自己的東西;但是blog上的東西有多少人感興趣,卻是一目了然。終於我動手主動在上寫點東西,開始研究要和那些博友連接,放什麼圖片和音樂上去……我終於成了半個 blogger,我和我的讀者們發生了全新的關係,我甚至不知道應不應該把他們叫做讀者。

什麼是blog?

但是我始終不知道什麼是 blog。我問過一些 blogger,當中有些還挺出名,他們也想了半天,才給我幾個不算完整的答案。這大概是所有新事物的共通點,即使聲勢浩大如blog,我們大伙都看都做、參與其中,可是我們依然無法準確地總結自己到底在做什麼。

因為這是一場未完成的事業,仍然看不見終點的計劃,它的定義還在進行中,開放而且機遇無限。

我覺得我們就像同時活 Why 在兩種世界與兩種時代之 Blog中。曾經在香港博客的圈子裏,就引起過一個傳媒現象討論,那就是愈來愈多的主流報刊把 blog當做新聞來源,甚至每日闢出專版介紹有意思的blog。他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意識到在主流傳媒以外,有一個日漸龐大茁壯的平衡世界,他們不想遺漏這個愈來愈重要的世界,不願跟不上新潮。

有趣的是,雖然有些 blogger高興自己受重視能出名,但也有許多blogger質疑主流傳媒的這種做法,覺得他們侵入了自己的世界,甚至侵犯了自己的隱私。隱私?Blog做出來難道不就是要給人看的嗎?真要保存隱私,就不要把自己的東西放上去。

既公開也隱密

但是很多blogger還是有所保留,他們覺得偶而闖進來的網友和透過連接跳進來的blogger,和人數以幾十萬計的無名大眾是不同的。前者是一種social 的結果,某些人是為了搜索一個關鍵詞找到自己,某些人則是為了尋找同好甚至朋友而發現自己;但後者人數雖多,卻可能和自己非親非故,沒有任何可以拉上關係的理由。

這個區別與這場小論爭突顯了blog的性質,也突顯了傳統大眾傳媒世界和 blogger世界之分別。習慣給大眾傳媒包圍的人,一定很難理解那些blogger的想法,所以有時候他們會把blog描述為公開的日誌。既是私密的日誌,卻又向人公開,有點矛盾,十分曖昧。這是因為我們習慣了「公」與「私」的截然二分,彷彿任何溝通要不大眾的,就是極度私人的;要不是由上而下從一點向無數多點的傳播,就是兩點之間的來回往復;任何在這「公」與「私」之間的傳播與溝通都很難想像、很難掌握。

任何一樣難以掌握的新事物出現,我們都會自然而然地襲用已存的習慣與模式去認知它。在這種情下,我們通常會把那舊的模式當成一把尺子,套在新東西身上之後,再指出二者之間的分別。例如前面說過的日記,就是一種舊有的寫作體裁,我們用它形容新興的 blog,然後再補充說明:它又不純然是日記,因為它是公開的。

事實上,我們常常用舊的書寫形式跟體裁去類比五花八門的blog,好方便分類說明。就像這本書裏提到的幾種類別,我們會指出有的 blog是日記,因為它記錄了主人的生活點滴和個人情感;有的blog是新聞,因為它的作者很自覺自己要當一個公民記者,提供第一手的消息和主流傳媒忽略掉的題材;有的blog是文學、有的 blog是影話、有的blog是攝影集……你還能用傳統媒體的區分去這裏加上一長串名單。 networking問題在於大部分的都不會嚴格遵從此等分類,大部分的blogger根本沒有這些分類的觀念。一個blog可以在寫了幾個月失戀日記後,忽然談起一場球賽的精華,第二天再貼上一幀街頭小貓的照片,過幾天再痛罵特首選戰中的鬧劇。更有意思的是我們根本不知道 blogger算不算作者,起碼他們不像傳媒意義下的作者。

因為他們時時在blog裏轉載文章,有點像編輯;又有點像DJ般地在播放自己喜歡的音樂。

不斷變動不斷伸縮

我甚至聽過一個朋友形容自己的 blogging是份工作,因為他要花很多時間去看其他人的blog,在上面留言,並且組織連接。沒錯,我們總是能透過一個blogger發現更多的blogger,從一個 blog漫遊到無數的blog,這就是我之前提到的 social networking。所以 blog不只內容開放,而且充滿無限可能;它甚至不是一個自我封閉的單位,總是存在於一張不斷變動不斷伸縮的網絡之中。這一切都使得blog更遠離了傳統意義上的日記,那種日記有時是要上鎖的。

Blog是一種還在發展的開放世界,它會走向何方?我們還不知道。我只知道一本尺寸大小有限的書,本來是最自足最穩當的意義載體,所以很多學者都用書的意像去比喻一切保守和已經成形的事物;而blog恰巧是最與書相對的一種溝通形式。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作者試圖在blog上寫書,卻發現永遠沒法完成一本書的原因了。他的原意是天天在 blog上面寫一點東西,可以參考blogger的意見再加以修改;但結果是每天都有新人閱讀每天都有不同意見,使得他的書一直處於重寫再寫的狀態。書是完成的,而 blog是沒有盡頭的對話與變形。

然而在這個舊世界與新世界交錯,舊時代跟新時代重疊的期間,我們缺乏新的概念工具,我們習慣了傳統傳媒與書籍的文化背景,所以我們不得不用一本書去架起兩個世界和兩個時代之間的橋樑。這本書就是這樣的橋樑,它是未完成進程的階段性定義。

《Why we blog點只日記咁簡單》作者:MySinaBlog出版:Why出版/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