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6日星期五

梁文道:做回老百姓

【都市日報-兵器譜】「老百姓」真是一種奇怪的稱呼,難道軍人不是百姓嗎?難道一個普通百姓只要從了軍,就會變成「官」「民」二分法裏的「官」?

「人民軍隊為人民」這句口號好像是軍民一體的意思,但它卻正好點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人民軍隊」並非人民,他們只是為了人民而存在罷了。簡單地講,北京大院和台灣眷村裏的軍人都不是一般人,連他們的家屬和孩子也不是一般人。在他們的眼中,外頭的一般人都是「老百姓」,他們不是。

軍人聚落裏的孩子在兩岸都得到了優待。北京大院不用說,可以享受相對平靜安全的生活,甚至還可以看到一些老百姓看不到的內部書刊,知道老百姓所不知道的秘密消息。台灣眷村的地位比較低,住的多是中下層軍人,但他們的孩子至少有一項優勢,那就是天生說「國語」,不用像本省小孩一樣羞恥地洗刷口音。

所以這些第二代有看不起同齡老百姓的本錢。就拿我熟悉的眷村小孩來說吧,他們的父母就已習慣把村外的本省稱作「野孩子」,他們自己也感覺良好;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相信自己身負「反共復國」的歷史大任,此外還染有了一份因父輩流徙而來的獨特滄桑。聽說北京大院的子弟也是如此,特別深信毛主席的教誨,身雖不在革命的浪口刀尖,卻胸懷革命大志。這點單純的熱情與自信是外頭小老百姓很難想像的。

可軍隊到底是軍隊,暴力的本質結構了聚落裏的社會意識,軍人家庭的教育又格外嚴格遏抑,小孩難免受到薰陶甚或扭曲。所以大院也好,眷村也好,裏頭的男生莫不好勇鬥狠拉幫結夥。然後父親過紀律的生活,兒子卻整日遊蕩無事生非,滿嘴粗言穢語,腦子裏則總是女子與性事。

理想的高遠與實際的無能造成了巨大的反差,越是自命不凡就越容易沉溺在夥伴中爭強得來的快感。此時,牆外的老百姓野孩子正步步為營,刻苦求全……,直到牆破門開的那一天。

大陸有不少大院子弟出人頭地,台灣眷村也有一些成了名的人物,於是大家就都以為軍眷家中果然出人才。有時候我們還能看到他們舊的聯歡會,確實精英滿堂。不過這和所有的同學會一樣,年年必至的都是那些成功了的樣版,悄然間逐年消退的才是大多數。只有特別把持得住,或者特別幸運,你才能從眷村和大院的圍牆裏破土而出。而那些一度崢嶸但終於暗淡的,我們並不認識。不論結局如何,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最後大家都成了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