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2日星期三

梁文道:誰在破壞市場?

【都市日報-兵器譜】深水有家經營車輪生意的商號,叫做「哨牙林膠輪公司」。店子雖小,但從一九六九年經營至今,到底也不容易。但它很快就要關門大吉了,它的老闆說:「諗返以前,我一路生活得好好,水災股災沙士都捱得過,估唔到比政府重建一手摧毀我咁多年根基,對我一家打擊好大。」

還有一個老太太,六十八歲的潘拾,她不只還能很好地照顧自己,而且開了一家「潘拾園藝」,去各家屋苑做「花王」。可是她說:「我唔識字,睇唔明政府信,回覆遲,就畀佢告上法庭。宜家政府收地,簡直係大地主強搶民女咁,仲成世界?為呢件事,我多晚唔,但一講到種花呢,咁我就精神。」

包括這兩家商號在內的眾多香港人,原本都在市場裏找到了獨特的「棲位」,利用深水舊區的低樓價和舊唐樓的實用空間,服務一群特定的顧客。他們是香港「市場經濟多樣性」的其中一環,他們和很多在中環打工的人沒有分別,相信這是塊充滿機會的寶地,只要肯努力,就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可惜他們所在的地方如今被命名為「K20」、「K21」、「K22」和「K23」,是一片有待清拆重建的區域。而他們口中的「政府」其實是負責收樓的半官方機構「房協」,「市區重建局」的夥伴。

既然這是一個市場,你來收樓,我有產業,大家交易沒有甚麼是不可談的。可是我們的房協和市區重建局都是很古怪的機構,和他們交易過的人都知道,他們給出的價錢並不是真正由市場決定的,而是「參考」市場價格。而且整個議價過程是保密的,各戶戶主不可對彼此揭露「政府」開出的價碼。

更神秘的地方是好些房委會前職員的行事作風無法令人聯想到一個正常的政府,他們更像一家追債公司。《南華早報》就報道過有一名住在深水重建區的老太太被人恐嚇,有個房協職員警告她要是再不搬走,再不趕快同意他們給出的條件,不只每天要罰一百塊錢,最後還會給人強行遷出。結果這位阿婆嚇得每日以淚洗面,我想請問房協這罰款的權力是怎麼來的呢?

如今這四個重建區的清遷計劃已經到了最後階段,還不願意妥協的商戶也被告上了法庭,因為他們用了數十年的地方已經成了「官地」。假如他們願意讓步,房協會負責他們的去處嗎?會替他們張羅一家新店址一個新住所嗎?不會。那麼賠一筆錢讓他們自己在同區找一個落腳點總行了吧?不行,房協叫他們搬了再說,賠償條件是日後的事。

我們不需要高舉「保育」旗號,也不需要說甚麼「社區網絡」這一類很多人覺得很虛幻的概念,我們要的只是很多人尊崇的「中環價值」:人人自力更生,跟隨市場經濟。為甚麼我們重建市區的手法可以這麼不文明這麼不遵從市場原則?為甚麼一群相信香港神話努力工作的小市民會落到這步田地?「中環價值」難道真的只適用於中環,而不適合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