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7日星期一

梁文道:以規則克服恐懼

【am730-觀念】克林頓時期的美國助理國務卿謝淑麗(Susan Shirk)是很有影響力的中國研究專家,現任加州大學國際關係與太平洋研究所」教授。去年她出了一本頗受好評的論著,書名就叫《中國:脆弱的超級強權》。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在於它一方面舉出大量例證,說明中國絕非一般中國威脅論售賣者說的那麼強大那麼可怕;但同時卻又指出中國林林總總的內政問題正是它成為潛在威脅的原因。謝淑麗教授主要的理由是這堆層出不窮的內部困難不斷挑戰著中國政府的統治,在這種情況底下,任何外部事端(例如台海生事)都極易觸動中國政府,使得它不惜與他國開戰,以求保衛政權的正當性。

雖然不能說這是美國學界和政壇的共識,但謝淑麗的觀點的確代表了相當一部分人的想法,而且還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新聞週刊》最近刊登的中國專題就幾乎完全照搬這套說法,成了謝淑麗一書的媒體普及牌。中國威脅論發展到這個地步,可以說是經歷了兩個階段的轉變。第一個階段是片面誇大中國的競爭優勢和龐大潛能,把中國描繪為一隻很快就要吞噬全球的巨龍。

為了回應這一階段的中國威脅論,中國政府和民間(包括學界與傳媒)做了很多工作,一邊反覆提倡絕不稱霸的「和諧世界」觀,一邊坦誠揭示自己面對的內部困擾。可是到了第二階段,中國的「脆弱」反倒成了別人害怕的新理由,接下來我們又該怎麼做才好?要怎麼回應才能消解不利於中國發展的新版中國威脅論呢?難道又要反過來強調中國國情安穩,天下海晏河清,政府的管治沒有一絲問題嗎?當然不,我們應做的就是繼續開放的姿態,敞開肚皮給人家看。解除境外媒體的採訪限制就是一個十分正確的做法。因為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那個備受外敵壓迫的東亞病夫了,它不須要玩弄虛虛實實的遊戲;恰恰相反,現在的中國是一個開始令周邊國家國民感到不安的大國。做一個大國,就得盡量開放(例如越南),因為最可怕的莫過於對著一個你知道它很強大但又不知其深淺也不能準確預測其行為的國家。

除了讓他人得到足夠而且正確的國情訊息,更重要的就是「穩定」了。所謂「穩定」,指的不只是社會和政府管治能力的穩定,更是一切行為模式的穩定。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台灣問題上像謝淑麗所說的那麼讓人畏懼並不是壞事,因為重點不是完全教人放心,而是令人知道底線,令他們知道甚麼情況準會觸發讓人畏懼的局面。就以這點而言,中國政府目前走的正是這道方向。可是行為模式的穩定還包括了更深更廣的層面。我們應該讓人瞭解中國的「既定政策」是真真正正的「既定」,所有皆有規則可循。

大至最高執政當局的權力交接,小至商貿往來的制度環境,沒有飄忽可疑的人治陰影,只有清楚可見的規律遵從;沒有政出多門朝令夕改帶來的無所適從,只有明晰的權責分配與系統的決策程序。這一切本是多年來大家對中國內政的基本要求,但在中國變得如此巨大如此有影響力的今天,它甚至也成了讓國際社會安穩的條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