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9日星期三

梁文道:中國富豪不好當(從貴族到資本家三之一)

【am730-觀念】我在北京有一個朋友,開了許多年的寶馬。但他最近打算換車了,理由不是寶馬的性能欠佳外貌難看,而是因為寶馬在內地的形象太糟了。這也難怪,我們總是聽說寶馬撞人,車主揚長而去,甚至還要下車再痛打一頓貧苦受害者的新聞,似乎但凡開寶馬的都沒甚麼良心。那麼他該換甚麼車才好呢?Benz還是Lexus?細想下來都不對勁,因為這全是有錢人開的車子,而在今天的中國,一部昂貴的名車除了惹人艷羨之外,還要招人厭恨。我的朋友罪不在車,而在有錢。

根據《中國青年報》去年八月做的一項民意調查,3,990個受訪者裡頭有66.75%的人認為中國富人的整體品質「很差」,覺得富人品質「好」或「較好」的則只佔3.95%(這3.95%的受訪者本身會不會就是富人,或者自以為是富人呢?)。這項調查後來又引發了新一輪的仇富討論,戰火還涉及到一向為人敬重的經濟學家茅予軾,因為一向關心貧窮問題的茅老居然要「為富人說說話」。

且讓我避開何以富人的形象會這麼糟這個大問題,把它留給更敏銳的社會學家去解決。我更替富人們擔心的是實際的問題,也就是他們該做些甚麼去補救自己低落的形象呢?於是我們就不能不談到貴族了。

翻開任何一本時尚雜誌,我保證你在每一期裡都準能發現「貴族」這個詞出現一次以上。可見這些雜誌的對象,那些有消費能力而且追求品味的讀者們,應該都很關心貴族到底怎麼過日子。其實這不是資產階級第一次大規模地對貴族感到好奇了。早在啟蒙運動之前,當歐洲資產階級的財勢漸漸超出貴族階級,他們就開始學習貴族般的生活品味了。直到法國大革命,貴族統治正式被推垮,資產階級的憂慮與自卑仍然無法消除。雖然他們開始掌握政權,雖然他們比貴族有錢,但是他們依然覺得出身與那藍色的血液很令人敬畏,而一個人的出身與據說是與生俱來的氣質主要就展現在日常生活的文化品味之中。

於是我們熟知的法式美食才有了出台的機會。一般資產階級不容易像貴族般擁有明星級的家廚,而原來替伯爵親王打工的名廚又紛紛下海開起了餐館,所以上館子吃飯就成了時尚。在資產階級力求攀比甚至超越貴族的慾望推動下,用餐的程序和方法變得非常儀式化,令人眼花繚亂的刀叉在在考究著食客的禮節和知識。這正是資產階級的文化成就之一,使飲食變成可以區分人群等級高下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