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2日星期三

梁文道或馮振超:無言以對

【都市日報-兵器譜】BBC網站介紹英國著名記者約翰.漢弗萊斯(John Honphrys)的著作(《無言以對》,《Lost for the words》),內容是講述現今世代英語被亂用及濫用的情況,文中提到政治人物愛叫空洞、無實際意義的口號,其實這現象並非只發生在英國或美國這些西方國家,反觀在我們的生活裡,也經常會被這種不知為何物的詞彙所包圍。

《無言以對》的其中一個講述英國政壇口號空洞化的例子是執政黨的政策宣傳口號,如「新工黨 新挑戰」、「新時代 新政策」及「成就的時代」等等。

這些口號的內容空泛得可以,沒有甚麼具體的內容或涵意。簡單來說,這種口號式宣傳,只是一種虛幻形象化表現,希望以看似進取、前衛,實質卻無甚了了的正面口號令受眾感到論述者的正面意識。話說回頭,從政者語言空洞無聊化,大抵已成為先進發展的國家與地區一種普及化問題。

以香港去年的立法會選舉為例,候選人的政綱介紹大多也只有一至兩頁小冊子,內容來來去去都是監督政府、改善施政民生等等,這些口號從八十年代香港實行代議政制開始時已經出現,喊了超過二十年,卻無甚進境。

叫的口號也只有「民主自由」、「穩定繁榮」等佔盡道德高地的老套話,試問有哪個市民不愛穩定、自由、民主呢﹖從另一角度分析,候選議員們這些宣傳口號,無疑是一種對現有社會問題採取逃避態度的方法。由於香港政治環境複雜,從政者在叫口號時惟有選擇一些放諸天下皆準的名詞吧了,以免出現被人質疑的情況。

故此,政治口號也變得越來越「大路」,一些如「支持同性戀合法化」、「增加公援金額」等富有爭議性的口號,已變成了政治人物的燙手山芋,在競選時切忌宣之於口,寧願當選後再調整政治思維。

中國當代偉人鄧小平也是善用政治語言的高手,說話中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叫人嘆為觀止。

1989年,當會見美國前總統老布殊時,談到治國話題,鄧公說道「民主是我們的目標,但國家必須保持穩定」。對著自恃全球最講求民主的美國領導人面前,鄧公願意拋出能與對方溝通的共同語言「民主」作橋樑,但另一方面又講明國家還是要穩定的,說了等如無說,可視為政治人物穩當但又空洞的政治語言範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