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4日星期二

梁文道或馮振超:團結

【都市日報-兵器譜】單純從表徵而言,團結是正面名詞,但落入中國人的世界裡,就富有多重意義。中國政治圈中,團結從來都是當政者面對逆境時的文字武器,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團結多數、孤立少數。

每每遇上社會動盪時,搞事者永遠被界定為屬於團結以外的一小撮人,過去如六四事件中的學生、香港搞事的民主派人士,都被詮釋為一小撮人,在國家眼中他們只是社會中的零碎部分,並不能代表廣大民眾。

現實裡,中國有十三億人口,參與上述事件的必然是一小撮人,根本不用多說,證明政治意義大於一切。就是太平盛世,當國家領導人提到團結二字,也是別具心思的,最常見講法是「中國各族人民正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這句子包含了兩個想法,第一是方向性,說明不能無意識、無方向性的團結,要懂得跟從正確方向團結在一起。

其次,是階級分野問題,我們只能夠、或是只需要團結於以胡主席為核心的周圍吧了,絕不會成為團結核心,這無疑是解讀了領導與被領導者的不同階級分工觀念,通俗一點,就是「你要跟我!」

在毛澤東主席的文章中,很多也談到對團結的睇法及思維。

1940年他曾為《新中華報》寫了一篇紀念抗日戰爭的文章,名為《團結到底》,文中一段寫著「......一切共產黨員須知:只有抗戰到底,才能團結到底,也只有團結到底,才能抗戰到底。因此,共產黨員要作抗戰的模範,也要作團結的模範。我們所反對的,只是敵人和堅決的投降分子、反共分子,對其他一切人,都要認真地團結他們。而所謂堅決的投降分子、反共分子,在任何地方都只佔少數。我調查了一個地方政府的成分,在那裡辦事的有一千三百人,其中堅決反共的只有四十至五十人,即是說,不足百分之四......」

團結在我國而言,從來並非只是人心共歸這麼簡單,還有著邊緣異見人士的深層意義,而香港人熟悉的團結,與祖國一套確實存在著大不同,不妨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