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5日星期六

梁文道:當廚師變成科學家

【飲食男女-味覺現象】曾幾何時,外科醫生在西方的地位就和一個理髮師一樣,是等而下之的低級工作。事實上,替人施行外科手術和替人理髮的,往往就是同一個人。當時的外科大夫流行放血,遇到各種大小病症,一律穿孔放血,好讓病人的壞血流失,減輕症狀。他們必備的工具之一是根木棍,作用是纏著一塊白布以絞緊病人放血處附近的肢體,以防病人失血過多。今天的理髮店總愛以一管會轉動的紅白條紋燈做標誌,它的原形正是那根棍子,白色代表纏繞在棍子與病人身上的白布,紅色則是噴灑在上頭的血跡。

在那個久遠的年代裏頭,廚師與理髮師/外科醫生的等級是差不多的,都屬於為人服務的技師,比石匠木匠還有所不如。可是到了現在,外科醫生早已脫穎而出,成了可敬的專業人士,那麼廚師呢?

自從十九世紀開始,廚師界的有心人就一直想拉高他們這行的身價。大家都覺得幹這行的是低下階層,滿口粗言,喜好賭博;他們就要求自己穿戴乾淨,態度溫文,最好還能舞文弄墨。許多專業的廚藝學院嚴禁學員賭錢,規管他們的言行,目的就是想把「廚房佬」變成體面的上等人。在這一百多年的廚師演化當中,這股上進的力量總是試圖把廚師從「匠人」(artison)推向「藝術家」(artist),讓大家覺得廚藝真是門藝術。難怪如今的三星大廚總是一派藝術家風範,談吐不凡,外形清雅,偶爾還要在餐牌上秀一手書法,甚至在食譜裏展露畫功。

有些學者認為「分子美食學」的流行,乃是廚師地位上升運動的新一波嘗試。因為他們研究的是科學,是物質變化的原理,是人類進食方式的根本改變,所以他們現在變得更像科學家了。而科學,絕對是這個社會裏頭比藝術更叫人覺得像是專業的東西。當年拉高了外科大夫身份的,正是一套系統而艱深的科學知識。你不懂醫學,沒有受過專業的學術訓練,就不可能做得成外科手術。同樣地,我們也可以想像,或許未來有一天,你沒有學過生理學與化學,不知道溫度對感官的影響機制,不曉得苦味的構成方式,你就沒有資格入廚做菜。

我們都市人的生活出現了兩股看似相反的趨勢。一方面越來越少在家自己做菜,因此更加感到廚藝的神秘和廚師技法的高深莫測。就像會彈琴自娛的人少了,所以更加佩服專業鋼琴家的能耐。另一方面,卻有不少人開始把下廚當作休閒嗜好,而非必要的生存技能,於是學習對象從老媽子轉到在食譜和電視節目裏亮相的名廚身上。經過耳濡目染,很多人都試圖把自家廚房的設備弄得更專業長期的,同時也變得更加遵崇廚師的專業指導。在這兩種趨勢裏頭,獲益的都是廚師這門行業。

難怪好些廚藝學院開始把「分子美食學」納入教程,它的原理是一般人不會懂的,它的技法是一般人不會用的,甚至連它所需要的設備也不是一般廚房可以輕易擁有。廚房快要變成實驗室了,裏面穿白袍的人不再是粗魯無文的技工,甚至也不是滿身污跡的藝術家,他們是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