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8日星期六

梁文道:是科學,不是科幻

【飲食男女-味覺現象】「分子美食學」(Molecular Gastronomy)是近兩年來中華食壇的熱門字眼,元祖級大師固然在香港開設分店示範經典版本,本地也不乏老魔和新秀出來試試自己的身手與客人的耐性。一時間,各種泡沫和啫喱成了許多潮人趨之若鶩的美食;甚麼臘味飯雪糕、大閘蟹果凍,所有名字聽起來是「查理朱古力工廠」產品的小孩狂想都變做餐牌上的現實。

然而,分子美食派的大將,有「全球最佳餐館」之稱的「肥鴨」主廚Heston Blumenthal,卻早在去年就宣佈了「分子美食已死」。原來如今新一代廚師都迷上了那些針筒狀的科幻電影式儀器,紛紛使用它們大展拳腳,製造出一大堆很有創意但是也很倒胃口的「食物」,結果食評家就把責任推到Blumenthal這幫前輩的身上,譴責他們敗壞了人類萬年以來的飲食傳統。難怪Heston Blumentbal、Ferran Adria和Thomas Keller等三位名廚要在去年十二月聯手發表宣言,告訴大家他們其實是很尊重傳統的,就算創新,也是萬變不離其宗,穩穩地建立在固有的廚藝之上。他們特別強調「正直」,自言:「我們所做的一切都以正直為最高標準,我們的信念和承擔是真誠的,我們並不追隨最新的潮流」。換句話說,這三位分子美食的始作俑者要和時下流行的分子美食劃清界限。情形就和「融合菜」(fusion)最早的實踐者總是要否認自己做的是fusion一樣,「分子美食」與「融合」都從潮流墮落為貶義詞了,避之則吉。

其實打從匈牙利物理學家Nicholas Kurti和法國化學家Herve This首創分子美食學以來,它就不是一樣為了求新而求新的奇怪玩意,而是種理解傳統的科學。它的首要目的是搞清楚人類飲食和味覺感受的科學原理,弄明白古老廚藝的背後規律。一切的創新,皆來自基本的科學發現。比如說「肥膩」,我們人人都知道它是怎麼回事,可它究竟是甚麼東西?我們又該如何在科學上準確地定義和量度肥膩呢?最近的研究發現,肥膩極可能是種味道,是舌頭上的味蕾所能感知的特殊現象。假如肥膩真是一種味道,那麼我們就有可能透過某些技術把原來很肥的食物變得清爽可口,或者令一些不肥的東西帶出油滑飽滿的感覺了。

因此分子美食學是種關心「為何」(Why)多於「如何」(how)的科學。它想知道為甚麼糖是甜的;為甚麼做湯的時候要先把水煮開才放材料。它追求的不是一般的廚房智慧(例如煲湯要等水滾,是為了讓材料『出味』),而是科學的解釋。可惜很多人棄Herve This的《Molecular Gastronomy: Exploring the Science of Flavor》於不顧,專門研究Ferran Adria的食譜;他們不想知道「為甚麼」的問題,只想在「如何」的層面上耍花招。難怪分子美食會異化為一堆完全違反人類味覺原理的怪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