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中國研究的傳統,每當新任領袖上台,外間便要競猜其路線走向,到底是更加開放呢?還是回頭變得保守。總有一些知識份子,把自己的樂觀情緒引入現實的局勢分析,幾乎到了不顧事實的地步,硬要說這位新登大位的領袖是個骨子裏的開明派。別看他言語兇狠,也別看他一上來就做了些叫人齒冷的舉動;這一切全是為了掩飾他的真正意圖。待他大權在握,障礙掃清之後,他就要放開手腳大膽前進了。眼前種種貌似「反動」的舉指,只不過是欺敵的讓子;他其實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問題是這「讓子」究竟該讓到什麼地步?我們又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看到他那深埋心底的本來面目呢?這類預言好玩的地方就在於時間拖得越久,反向的表面證據積得越多,它反而就變得更加「真實」,也更加玄妙了。因為這一切無非指明,這盤棋還下得真是夠大。沒錯,我也同意,舉凡經濟上的改革想要勇敢邁進的時候,中國領導人就會在政治上表現出更為保守的傾向。李克強似乎展示了市場化的決心,所以習近平就得在其他地方先「穩住大局」了。然而,所有的「傾向」和「規律」,都並不是真正科學的歸納。當一個評論人太過相信那類在腦海裏構想出來的棋局,他就很容易變成一個不顧現實的空想家了。中國時事評論,正是這麼一個盛產空想家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