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7日星期六

梁文道:理解能力(「理解鄰人」二之一)

【蘋果日報】我極不喜歡替拙作辯白,除非辯白還可以澄清及指向比自己更大的東西,例如今日部份香港人理解力的狀況。

兩個星期以前,我曾經在此把針對林慧思老師的攻擊,形容成一次倒轉過來的「五四運動」;更久之前,則批評過香港警方的偏頗以及警隊頭目的愚蠢。正是在這樣的前提底下,便有了上週的《仇人也是鄰舍》。我以為,當前種種針對前線警員的攻擊,少了一層關於他們心理、情緒乃至於文化的理解。於是,便有部份讀者以為我在呼籲大家不要再罵警察,應該包容他們的一切作為,甚至還要反過來對付所有受到警方不公對待的市民。

他們的這種「理解」本來不難預想,因為當前的政治氣氛非常嚴峻,足以把許多熱心人的頭腦也加溫到了一個滾燙的地步。另一方面,有些原本十分正面的字眼則被當權精英濫用成了壓制異議的藉口,比如說「向前看」與「寬容」。所以,我才在《仇人也是鄰舍》裏頭,特別明言不是要「寬容」警員,而是要「理解」他們。只不過,事後反省原來就連「理解」這麼中性的詞都不能用了,也許將來它也該被列進我的香港敏感詞字典才是。

且讓我們回到基本,認識一下「理解」這個詞彙的意思,以及它在具體脈絡中的應用。為了避免太像小學教課,不妨直接例解。美國有一本大學本科常用的教材,叫做《理解恐怖主義》(Understanding Terrorism);但是大家千萬不要誤會,以為這是株教人「諒解」和包容恐怖主義的毒草。不,兩位作者的用意在於引人深入認識恐怖主義的內涵和背景,比如說恐怖份子的動機與心理(為什麼他們可以名正言順地去幹一些明明錯得離譜的行為?他們又如何確信自己的正確?)

面對自己不能同意的意見、立場與勢力,你當然可以鬥大晒冷,號召出比對方更加龐大的人數,以力取勝。不過,我們也可以像下棋一樣,先去理解對方的謀略性情,然後才能你來我往地把局面導向自己想要的結果。想想看,那些站在示威群眾面前的警員,他們往往面無表情,但他們到底在想什麼呢?當他們執行那些在我們看來非常錯誤的命令的時候,他們又如何理解這些命令呢?你不能只是把他們當成壞人和「共狗」,反而該從常人的角度去想像他們的處境和思維;不是為了包容,而是為了明智的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