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1日星期日

梁文道:長期而言

【飲食男女】休漁期剛剛告終,就遇上了颱風「海燕」,本地漁民自然叫苦連天。一直以來,休漁結束後的頭三天都是捕魚的黃金三日;休養生息之後,便是魚群復現之機。

然而,停止捕魚是否就真恢復魚產呢?當年香港政府定下這條法例,便曾引起一陣爭論。大部分置疑這條規定的人都是站在漁民的立場,擔心這兩個月的空白會讓他們手停口停;可也有人認為,休漁的作用未必有想像中那麼大。最有名的例子莫過於加拿大的紐芬蘭大漁場,這片海域曾經是世界上魚群最多的地方,尤其鱈魚,三百多年來餵養了不曉得多少人,簡直捉之不盡。但是到了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牠們忽然消失,嚇壞了北大西洋兩岸的漁民。於是加拿大政府急急下令,禁止再在該處捕撈鱈魚。但奇怪的是,從九二年的命令頒佈之後,該處鱈魚的數量始終不曾回復,有時候甚至可以用「稀少」來形容。

這種意見並不是簡單反對休漁,也不是要鼓勵漁民繼續狠撈,而是想悲觀地指出一個事實:休漁的決定總是來得太遲。

目前為止,大部分政府在評估是否已有「過漁」危機,決定要不要休漁的時候,都是看魚穫量的穩定程度。換句話說,在某座漁場裏頭,假如魚穫量一直保持在某個水平,沒有逐漸下滑的趨勢;大概就表示這裏沒有太大問題,用不着限制人家捕魚。只不過,近數十年,有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許多漁場會以「非線性」的方式忽然潰敗。去年看起來還很正常,今年就變得幾乎都撈不到魚了。科學家把這個現象叫做「族群潰滅」,在過去五十年間消失的魚群之中,起碼有百分之二十一是這種情況,原來穩定的魚穫一下子就下降到了徹底崩解的地步。

海洋生態何其複雜。許多魚群的數量早已降到了危險的門檻,繁殖開始困難,又應付不了掠食者的進襲,尤其重要的是遺傳多樣性的銳減會影響群體再生率的表現;但是表面上看好像沒甚麼問題,大家仍然活在年年豐足的假象裏頭,而且還要加強捕撈的技術。等到事情發生的那一天,一切措施都已經來得太遲。這個時候才休漁,是我們樂觀過頭,以為再隔一段時間,大自然自有休復它自己的機制。

聽說今年漁民的日子過得特別苦,海產的數量還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有些人甚至已經做好賣船的準備,打算轉行當水手。我看到一些報道,說這是休漁期和禁止拖網的結果;莫非他們以為取消休漁,准許拖網,魚產量就會神奇地增加?人類捕魚的辦法愈來愈厲害,拖網炸魚都能帶回前人想像不到的魚量;巧的是,全球魚穫量正好就在這段技術躍進的期間持續下跌。今天開工沒錢賺;長期而言,我們全是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