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31日星期三

梁文道:一個香港文化人看大陸創意產業

【新民晚報-文化觀察】首先我要擺明自己的身份。自從1998年開始,我就出任鳳凰視的談話節目嘉賓主持,現在亦是它的時事評論員之一。多年來我常思考一個課題:香港的文化和創意產業會不會被邊緣化?

香港一度是兩岸四地中思想交流最活躍最開放的地方,也曾經是整個華人文化圈里的創意產業及媒體工業的中心。關於它的偉大,我有親身體會。15歲以前,我都在台灣生活,滿腦子盡是封閉思想。回到香港之後,我才有機會讀到魯迅與馬克思、錢鐘書和顧頡剛,而且還發現了過去不可能接觸得到的現代中國史。那是洗心革面的啟蒙經驗,正是香港讓我學會了批判與思考。

因此許多知識分子對香港寄以厚望,希望它能像從前讓王韜創辦中國第一份現代日報,讓孫中山初識西方社會魅力一樣,成為推動大陸開放與民主的自由港。站在比較實利的角度來說,不少創意產業中人也想把香港的經驗和優勢打進內地,開辟更廣大的市場。

然而,這兩年我們卻目睹祖國大陸的迅速變化。湖南視的「超級女聲」平地一聲雷,讓全香港人見識到了內地娛樂工業的龐大潛力。百度的上市與新浪帶頭開辟的名人「博客」風潮,則叫前些年突然IT的豪門新貴無地自容。而一嚮喜歡把東京倫敦等異國地名套用在自己身上以自高身價的香港人,最近卻開始用北京的藝術村「七九八」來命名新開的餐廳,可見北京有多「潮」多「型」。無論從哪一方面看,大陸的增長速度都正在拉開和香港之間的距離。如果說10年前,北上珠三角工業帶的經理們,開始收拾包袱打道回府開的士,現在則是從事廣告、娛樂和IT等產業的「創意階層」,掙扎在神州大地尋找剩余的機會。

以《創意階層的興起》一書享譽全球的理查‧佛羅里達(Richard Floride),在其新著《The Flight of Creative Class》中說明了像微軟這樣的大型創意產業,為什麼要在北京設立地區基地。除了較低的薪金與海澱區密集的大學和研究機構之外,「北京遠不再是文化單一的市鎮……伴隨茁壯中的音樂、前電影、游戲設計與動畫,這個城市正處於文化的前沿地帶」。也就是說北京不只是科研人才匯聚的地方,還是能夠吸引其他文化創意人才的有趣城市。

在過去要是有國際級的文化藝術活動巡回東亞,大中華地區的首站一定是香港,上海和北京都要叨香港的光請人家順道一游。但是從未在中國全版演出的瓦格納歌劇《指環》,去年卻獨登北京。而全球學習鋼琴人均最高比例的香港,則有許多樂迷專程搭機北上朝聖。在流行音樂和另類音樂的領域,北京更是全球矚目的新焦點。例如德國工業音樂先驅Blixa Bargeld,就幹脆移居北京。他對記者說:「我感覺北京正成為世界的文化中心。」這都不只是高雅文化圈里的現象,而是整個創意文化產業中心成形崛起的前奏。過去的紐約和當紅的倫敦與柏林,都是由尖端實驗的文藝開始,漸漸攏聚出整個工業流程的人才。在這種此消彼長的趨勢下,再說香港是東西文化交匯之地實在是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