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6日星期五

梁文道:老人不見了

【都市日報-兵器譜】怎樣守住那道隔開人與動物的淺窄紅線?怎樣避免因為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而要再度迫害老人?或許我們得從現在就開始停止迫害長者。

德國作家法蘭克.施爾瑪赫在他批判現代老人歧視症的著作《瑪土撒拉的密謀》裡,說了這麼一個叫人心酸的故事:一位英國記者發現許多老人在退休後還是不懈地去商店買東西,他們買些甚麼呢?健康食品?健身用具?還是藥物呢?答案是他們甚麼都買。可是第二天,他們又會抱著買回家的東西去店裡退貨。「此外,在家購物也是他們的樂趣之一,不過,幾天之後,他們可能還是原封不動寄回公司。」

為甚麼?「因為,退貨是他們的樂趣。他們不是因為想買這個貨品,而是想在這個消費與物質流動的社會中重新獲得參與感,不想因為年老而被消費社會所排除。這種錢—貨—錢的『退貨循環』不會多花老人一分錢,但卻需要時間,但也因為如此,他們又重新獲得社會參與感。換句話說,他們也想積極參與經濟生活,增加社會接觸」。資本主義發展到我們這個時代,消費早就比生產還重要了。

消費不只是推動經濟成長的火車頭,還是塑造個人與社會最主要的力量。我們買東西不只是為了滿足短期的生理需求,還是種表現品味彰顯身分甚至塑造人格的行為。在米蘭站買回一身LV的手袋皮飾,可以讓我在辦公室裡不用垂頭喪氣,耳朵掛上一條ipod的耳機線,可以令我與最潮的同學們看齊。除了上學和上班,逛街購物更是現代城巿人最主要的社會活動。

我們在商場裡碰到的人肯定要比工作間裡的人多得多,我們在超級巿場的收銀機前排隊會有我是這個社會一分子的實在感受。消費被放大了,它是現代人最具威力的社會活動。

奇怪的是明明40歲以上的人在數字上正要超過40歲以下的一群,但在媒體和廣告上面,中年人卻幾乎是不存在的,更不用說老人了。大部分的消費品假設他們的用家是年輕人(服裝是最好的例子),大部分的電視劇也都以年輕偶像為主角。老人基本上是看不見的。

雖然已有許多人呼籲退休年限要往後拉,要把老年人重新納入生產的鏈條(英國的《經濟學人》在上個月才以此為封面專題);但是在消費的網絡,和這張大網撐起的影像宇宙裡,老人還是隱形的。

當今世上的一切美好盡在影像,而老人只能存在於影像以外一列固定的偏見和傳達這些偏見的語言之中了;例如:「老」不死、「老」混蛋、「老」巫婆……這樣的條件和境況會削弱長者的道德地位,讓他們羞愧、自卑甚至嫌自己活得太長。

當那想把老人生命換算成經濟成本的可怕一天終於降臨,又有誰能聽見他們的聲音,看見他們的面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