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7日星期一

梁文道:兩種警察兩種故事

【都市日報-兵器譜】報紙每天發行,電視和電台更是隨時更新新聞,所以媒體總有幾套事模式,不管發生何事,一切資料皆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迅速地套進既定的框架,成為讀者看得明讀得懂的「故事」。

把新聞說成是故事,並不意味新聞是虛構。正相反,故事的結構為事件予賦意義。近日的「徐步高案」就是個絕佳例子,說明新聞為甚麼是種故事,不同的故事又會引導大家注意到哪些不同的重點。

此案一發生的時候,幾乎全港媒體都聯想到電影《無間道》,一個壞人埋伏在警隊中的經典故事。再加上大家在開始時都無法獲得太多確切消息,又有各式各樣的小道流傳;於是在最初兩天,各家報紙紛紛提出稀奇古怪的不同版本,有的說這裏牽涉賭球集團,有的甚至說案中還有另一個神秘惡警。如果大家繼續猜謎炒作,對警隊來說肯定不是好事。

有警察犯案殺死同袍本來就是非常嚴重的打擊,若巿民由此懷疑警隊中是否還有「內奸」,是否還有更多不為人所知的陰暗面,則整個警隊形象和公信力就會陷入空前的危機。任何政府部門遇到這種情況都必須出動公關,盡量化危為機,把劣勢變成優勢,方法就是說出另一種故事。

於是兩天後,警務處副處長罕有地在調查還未達到結論前,召開記者招待會,有問必答,把已知的資料公開,務求排除不利警方的猜測和流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特別強調殉職警員曾國恒的角色。

曾國恒的手槍開過五發子彈,卻離奇地收回槍套之中,本來是令所有人猜疑的重點,因為它意味著可能有更複雜的內情甚至其他人存在。但在警方的分析裏,這卻成了警察訓練有素,毅力驚人的明證。他們認為負傷的曾國恒開過五槍打死徐步高後,忍痛依循訓練養成的本能收槍回套。

而且副處長在講到曾國恒和另一名受傷警員時,忽然雙眼通紅語帶哽咽,完全表現出為同袍難過的情緒。加上這兩日間不只特首和警務處長分別探視慰問負傷警員和曾國恒家人,又有消息開始討論曾國恒的遺體即將安葬於殉職公務員專用的「浩園」。與此同時,政府也全力配合,發放和曾國恒有關的資料。因此另一種媒體常見的警察故事就被觸發啟動了。

果然輿論從質疑警方轉向頌揚英雄,市民對一個好警察的同情掩蓋了壞警察造成的傷口。眾多網民在論壇留言悼念曾國恒,有些市民甚至送花給留醫的警員冼家強。

雖然仍有許多疑點,但本來可以更大的傷口暫時止血。傳媒沒再問還有多少「無間道」,開始繪聲繪色地描述徐步高「入魔」的經過,構造出對警隊整體問題不大,但更刺激曲折的故事。

中央政府時常把「正確引導輿論」列為傳媒工作重點,看來可以向香港取經。傳媒永遠是飢渴的,百姓永遠是疑心重的;與其遮遮掩掩,不如公開透明。要緊的是搞懂傳媒乃是售賣故事的行業,向它們暗示一種對己有利的故事走向,往往就可扭轉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