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9日星期三

梁文道:開明專制的重臨

【明報-筆陣】曾蔭權的第一份施政報告比起董建華時代的施政報告,看來平平無奇,沒有「中心」,也沒有「遠景」,但卻恰到好處地把醫療改革、政制改革和西九的發展輕輕撥開;同時一一點到了公平競爭法等不同黨派關心的課題,但不深入探討也不明確表示立場。結果是非但沒有激起市民的爭論,而各黨各派也沒有可以狠咬一口的入手點。其政治智慧比起董先生,實在不可同日而語。

與董建華的另一差別,也是這份看來平淡實則意義非常的施政報告之真正核心,是曾蔭權一下手就先抓政治,把「提升管治能力」放在整份報告的開頭。一方面這是了解到香港過去7 年來亂象根處,正本清源的做法;另一方面則是緊握經緯,牢控權力於其股掌之中的手段。問題是他用什麼方法來提升管治能力,這套方法又是否有助於香港的民主發展,有益於香港的政治規則正常化呢?

曾蔭權增加了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的人數,表面上看是「強化」了行政會議的力量。但是我們必須注意,特首在行政會議裏面依然擁有最終的決定權,所謂「行政會議是香港政府最高的決策機構」這個說法,其實一直以來都是個迷思,它頂多是香港政府最高的「決策諮詢機構」。人數增加,意見自然也會更多;意見一多,紛爭必然是少不了的。在多種意見之中,新舊成員之間,特首權衡各方折衷利益,然後下最後決定的角色實際上是更加吃重了。

各政治問責局長除了自己負責的事務範圍,不必出席行政會議的例會,這當然是削權。因為自此之後,他們綜觀全局,參與特區全盤事務的機會少了。更何曾蔭權再度採用港英時期的架構,把11名局長分別置放在政務司和財政司之下,他本人形成了一個上下共有3 層的階序架構,拉遠了局長們和特首的距離,也提高了特首的地位。

至於號稱是「最重要的諮詢組織」的策略發展委員會,則會擴大編制至 100人,並且分成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等3 個專組。原來特區最重要的諮詢組織本來是中央政策組,而且中央政策組也按政策聘請了一群非全職顧問,並按專題組成不同小組,但現在它卻要為策發會提供秘書及研究服務,這是不是要矮化中策組的功能呢?至於策發會到底有多重要,我們可以參考特區目前數百個諮詢組織的經驗。通常一個諮詢組織如果沒有資源在手,也沒有任何具體的政務範疇和對口的決策單位,則通常都只不過是務虛的「口水會」和一種榮譽罷了 (還記得董建華請回來的那批「國際顧問」嗎? )。但若真的把這個策發會整合進政府決策過程,它又能起到分割局長權力的作用。

反倒是特首辦公室本身多了一個常任秘書長,替特首隔了一層地去「聯絡」各局長,又多了一位類似媒體心戰專家的新聞統籌專員,實際辦事的能力倒是大大加強。

綜合而言,這等組織上的新安排,製造了許多空間可以讓一些新人增加發聲的機會,卻又透過種種虛虛實實相互制衡的機制,縮小了特首之外所有人的權力,真可說是做到了蔡子強兄所說的「分權以集權」。說白了,這就是港英年代「行政吸納政治」精髓的再現。

可是我們以前也曾經分析過,在這個公民社會日漸覺醒、利益逐漸分化的年代裏,再走殖民體制的老路是很難暢通無阻。反過來,對於政治民主化和政治仕途規則化來說最重要的政黨發展,這份施政報告卻隻字不提,證明了中央政府對香港政治政黨化的戒懼。

雖然日後或許會在局長之下開設政務助理,但一來曾蔭權在上周三對評論員的簡報會中明言,這不是專為培養新人而設的位子;二來報告又特別強調「亦可讓有志從政的公務員脫離公僕行列,投身政治事務」,更難不讓人聯想到這是不是培育「A O 黨」的路徑。看來特區政府在政治上是比以前幾年開明,但離往日管治模式卻又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