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24日星期一

梁文道:草根進上流,是故事還是傳奇?

【南方都市報-媒體思想】資深大律師黃仁龍接任香港律政司司長,以41歲的年紀成為香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司局長級官員,位列特首、政務司長和財政司長之後,是特區政府第四號人物,的確堪稱「年輕有為」。香港各大傳媒幾乎是一面倒地叫好;最難得的是連長年以來對所有事情都不會有一致看法的各黨各派也都眾口交譽,說他「才德兼備」,「值得信任」。

一般百姓對黃仁龍的專業能力不甚瞭解,只能靠法律界的評價得到一個不錯的印象,所以大家更關心的是他的背景,一個街頭雪糕小販的兒子,在板間屋和公屋長大,然後考進名校皇仁書院,再以優異的成績拿到獎學金進了劍橋大學讀法律。對於這段經歷,黃仁龍在他就職演說里自白:「跟很多香港人一樣,我是在艱難的環境中成長,但我衷心感謝香港社會給予我很多機會和幫助。今天有機會用我專業的知識、訓練和經驗去為社會服務,我的良知跟我說,我要踏出安逸,做我應該做的事。」

這是一段典型的香港故事,它之所以典型不是因為這種例子很多,而是因為這種故事很流行,上一個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典型就是李嘉誠的白手興家了。盡管故事不可能是常態,但其流行起碼說明瞭一個社會的共同信念。這種故事就如有名的「美國夢」一樣,是報章雜誌電視以及電影最喜歡的題材,訴說著遍地黃金的美夢。遍地黃金指的當然不是聲名財富唾手可得,而是資本主義社會里的機會平等,每個人的起步點都是一樣的,只要努力只要有才能,就沒有達不成的夢想。出身和背景都不重要,像黃仁龍,他父親可不是什麼富商名流,他幼時甚至還要在上學前幫父親做買賣呢。

但是故事要成故事,總不能只是因為它是常態,恰恰相反,它得是罕見的傳奇。在香港故事和美國夢大行其道的時候,我們往往忽略了數字,一些真正說明社會流動性,一些真正表示出窮人家小孩能擺脫出身困境晉身上流階層的數字。我們尤其應該關心的,是這幾年來跨代貧窮的情況是否更加惡化,用資源再分配的手段達致社會公平的手段是否已經失效。簡單地說,黃仁龍到底是另一段「香港故事」,還是最後一曲「香港故事」?

就從他能就讀皇仁書院這個經歷說起,那還是個只要憑智慧和努力就能考上好學校的時期,不管你父母是不是富可敵國,考試不行就是不行。對大陸來說,這種香港故事實在別具意義和吸引力。因為在過去,你要上學,上哪家學校,關係人脈很重要。而到了現在,如果不幸生在農村,就算天賦異稟,又格外勤奮地過了五關斬盡六將,沒有報名費又或交不出學費,還是一樣要打回原形變身無門。再看看黃仁龍中學畢業到英國劍橋中間那個轉折點,靠的是一筆私人獎學金。在內地這也是可望不可及的奇遇,因為富商或者企業開設獎學金資助學生的,實在少得可憐。

教育是促進社會流動,不斷平衡貧富差距的活門,所以教育的平等是再重要不過的事。只有真正免費的而又不計出生地點的義務教育,才能有黃仁龍這樣的小孩,家里沒錢沒背景卻能考進一流中學,到了政府不可能資助學生留學海外名校的時候,還好有各式各樣的獎學金等著你去申請。我們可以說黃仁龍的成功之道是政府和富商替他接續舖成的,政府提供義務教育是為了社會的持續發展,富商給出獎學金則是種長遠的社會投資,一個比較公平因而穩定的投資環境對商人來說是命根。

很多海外觀察家認為現在的中國奇跡很難持續,這並非無的放矢地在唱衰中國,而是因為他們看到了中國國民平均教育水平低下的現狀,又看到了政府的義務教育既不全面而且不是真正的義務,富人和企業更加缺乏回饋社會投資未來的長遠眼光。黃仁龍的「香港故事」在中國不是一種信念,而是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