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0日星期日

梁文道:圓明園的真相

【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圓明園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中國史權威史景遷(Jonathan Spence)在其名著《追尋現代中國》(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裏有這麼一句話:「乾隆任命耶穌會的建築師和設計師,去完成圓明園這座位於北京郊區,建立在湖濱公園的雄偉歐式夏宮。」這個講法很符合我們一般人的印象。沒錯,乾隆不是很好大喜功嗎?他肯定喜歡大興土木,蓋出一座又一座的宮殿庭院。耶穌會士設計了圓明園?這也有道理,圓明園號稱「世界建築博物館」,裏頭有那麼多的西式建築,前兩年保利集團花了三千多萬港幣買回去的那些特異獸頭像不就是西式噴泉嘴嗎?至於夏宮,就算圓明園不是夏宮,至少也是皇家成員嬉遊的園林吧。

可是看了汪榮祖的《追尋失落的圓明園》之後,我才知道這全都錯了。首先,始建圓明園的不是乾隆,而是康熙,所以再沒多久就是圓明園建園三百周年的日子了。其次,我們熟悉的大水法等西式建築只不過是整個園區的一小部份。而最後,原來圓明園並非一個純供娛樂的地方,它根本就是清朝最重要的行政中樞之一。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和咸豐等五朝皇帝都把它當成長年的居所。尤其乾隆,他不只在此成長,在此正式得到雍正傳下的繼位密詔,甚至在登基之後還試過一年裏把將近一半的時間留在這裏。所以圓明園一定要有可以辦公的地方,甚至舉行早朝。想想看,那時的大臣們要從城區趕來這裏見皇上要花多少時間呀。「一個人要從紫禁城出發,及時在早朝前抵達圓明園,就必須在半夜出發。因此,日常要在兩地之間往返,尤其對上了年紀的大臣來說,可說是一件苦差事。所以,雍正為了表示仁慈而免除老臣出席圓明園的早朝。特別在嚴寒的冬天,當徹骨的北風從西伯利亞吹來,雍正會豁免大部份的官員來圓明園覲見」。既然如此,皇帝為什麼還要離開紫禁城,來此工作呢?那當然是因為圓明園的無盡美景了,與符合禮教傳統因此端正嚴肅的故宮不同,圓明園是個充滿逸樂情調的地方,所以汪榮祖很自然地用儒家和道家審美理想的差異來形容這兩組皇家建築的分別。芥子納須彌,歷朝皇帝恨不得把全中國的著名景觀都放進這一座園子裏,乾隆甚至「認為完全有必要創造那連秦始皇都無法在海外尋求到的人間仙境」。一個自命勤政愛民的皇帝住在如此奢華的環境裏,是應該慚愧內疚的。解放之後,圓明園區裏多了一些農地,大家都說這是百姓霸佔了文化遺產,看了就搖頭。可是圓明園原本就有農田,目的是為了讓皇帝欣賞,瞭解子民種地耕田的辛勞。而且「在圓明園種田的佃戶並不是作為點綴之用,他們必須要跟國內其他的佃農一樣,勤奮勞動」。情況大概就像在總統住宅裏弄一座小工廠,領導一時興起,說不定還能自己下去體驗一下生活呢。難怪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兩度放火劫掠之後,慈禧和咸豐會那麼痛心,老想要找藉口重建故園了。因為圓明園不只是一座園林那麼簡單,它是另一個皇宮,它是皇帝心中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