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3日星期六

梁文道:大城之路(四)

【成報-秘學筆記】欹歟盛哉!阿育帝亞城裏寺廟林立,每一座佛寺都有高聳的浮屠,其中有一些是早期從吳哥帝國學回來的高棉造形,然而更多的是沿襲自素可泰王朝的暹羅樣式。這些廟宇裏的佛像極盡巧工,排成一行行的長列,上面鋪滿了王國全境信眾帶來的金箔。整座建立在島上的帝都就像水上浮起的金山,上頭是煙火形成的霧氣繚繞,僧侶不斷誦經與偶而作響的鐘鳴則在河面平緩飛揚,直到遠方的船上。

我混雜在乘旅遊巴士而來的各國遊客堆裏,不小心撞掉其中一人的相機(對不起),再經過了一隊安上了座椅的大象與正向遊客推銷的馴象人,走進一家寺廟的遺址。地上全是碎落的磚石,殘餘的巨塔上有火焚之後熏黑的痕跡。三百多年前,暹羅世仇,野心勃勃的緬甸王趁著阿育帝亞的衰微,揮軍直入,劫掠燒殺,把這座偉大的城市還原成河水交匯的小島。但我看見了那尊常在精裝畫冊上出現的佛像,金彩盡退,肅穆祥和地包裹在一株巨大的榕樹軀幹之中。數百年來,衪經歷了一個王朝的覆滅,與一株植物的興起。

如今的阿育帝亞已經不是我們那位歐洲特使當年看見的那座大城了,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重點保存的人類文化遺產。和所有Unesco修復的廢墟一樣,這裏每座佛寺的週圍都是一片整潔的草地,就像博物館裏擺放文物的素色木座,用來襯托它的價值突顯它的歷史感。「歷史感」?那到底是多少年的歷史呢?這不重要,五十年、三百年還是一千年都不打緊,因為這個歷史感是空洞的。有草地,有木座,上面的展品就有了懷舊的感傷,正好讓遊客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