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15日星期三

梁文道:曾蔭權的執政黨

【明報-筆陣】香港人很喜歡不分青紅皂白地把所有從政人物都叫做「政客」,使得這個詞的意思竟然漸漸中性起來。按「政客」二字,本義相當負面,讓人聯想到沒有理想徒具野心,並且滿肚密圈、老練圓滑(或者老奸巨猾)的一隻笑面虎。但看近日兩位政壇的重量級人物表現,不只不奸猾,而且坦白得天真可愛,令人不得不感慨香港果然「政治人才不足」,也慶幸香港政界的純白無瑕。

一個是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公然把坊間傳聞帶到立法會,說在專欄批評他的陶傑是特首曾蔭權的「秘密武器」。如果他真是政客,又怎會大發這種少爺脾氣,一方面像個給人罵過的小孩,不忿地公開還擊;另一面還把傳說中的陰謀認真當回事來質問特首呢?真正的政客就算回應評論,頂多就是禮貌地文字上你來我往還不忘風度。見了特首則握手一笑:「你支針文筆確係有料到,畀佢幾錢一篇呀?」然後還不忘乾笑兩聲,再補一句「講笑!講笑!」

另一個則是行政會議成員、前民建聯主席曾鈺成。他乾脆撰文猛批新任中央政策組全職顧問劉細良,拿出昔日紀錄證明劉果然是「民主派打手」,經常攻擊「愛國愛港人士」;再把鋒芒指向曾蔭權,問他何以在政改一役之後仍然重用這等民主派打手,仍然不忘透過吸納前民主黨員以向民主派示好?如果真是個政客,曾鈺成一定不會自己站出來坦蕩蕩地說出這番話,只需不斷放風再放風即可,向政府表達不滿的目的一樣可以達到,又不會像現在這樣成為笑話,使大家都清清楚楚地看見你的「醋勁」。

這層天真無邪的表現底下,還有另一層天真的思想,那就是在曾蔭權「開明專政」格局已成的情下,依然用平反雪恨的老思路去要求政治酬庸。我們都知道俗稱「左派」的傳統「愛國愛港人士」在港英時期飽遭打壓,不只政治沒出路,連在求學求職這等日常生活的細節上也長期受到極不公平的待遇。所以九七回歸之後,他們無不磨拳擦掌躍躍欲試,心想平反雪恨的日子終於要來了。怎知董建華執政初期,他們竟沒有分到太多好處,於是也曾發表過「董生對我們不夠好」之類的言論,同時又炮打陳方安生為首的公務員系統,認為是這伙港英舊將在慣性阻封自己介入政治的機會。

終於陳方安生走了,而董建華則在備受攻擊的情下急切渴盼政治上可依靠的盟友,於是「愛國愛港人士」在董治後期漸受重用,連同自由黨形成了「管治同盟」,好抗擊民主派的壓力。只是如此一來又輪到民主派和非「管治同盟」的人不滿了,在既不民主且處處藏伏潛規則的香港政壇裏,那些因為支持董建華而分得的權位自然被視作糖果和酬庸,也自然會惹來用人唯親的抱怨和嘲諷。

董建華搞政治,想的是怎麼樣在各種既成的政治勢力之間周旋,怎樣在各黨各派之間尋找盟友認出敵人;然後拉攏盟友排擠敵人。幾年下來,這種格局也成了大家觀察政局的框架;所以張炳良入局才會被看作是向民主派示好搭橋,而政改爭論前的種種動作也被解讀為繼續爭取民主派。如果襲用這套思路,則曾蔭權的手法無非是從董治年代的一個極端漸漸平衡過來,把民主派也慢慢納入自己的同盟範圍。因此政改的失敗是這種平衡努力的挫折,而「愛國愛港人士」當然希望故態復萌,想和政府言歸於好再締良緣。

假如這是真的,曾鈺成的埋怨就是合理的了。因為他那一派人才是力挺政改過關的那一派,而劉細良出身的民主派卻是推倒政改與政府為敵的一派;有什麼理由論功行賞下來,自己這邊得的是個小小「候補」,那一頭得的卻是「南書房行走」呢?

可惜,這其實是昧於新形勢的誤判。我們曾經說過,曾蔭權上台執政,效法的是港英治術。依據這套專政但是開明的治術,各種人士各種勢力要盡量吸納,但骨幹仍然是以AO為主的文官班子。在這種思路面前,成形的政黨重要,但卻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要爭取的對象不是立法會裏的袞袞諸公,而是廣大市民的印象與好感。猶如開明專政時期的「人民皇帝」「人民女王」,曾蔭權要做的是不經過選舉的「人民特首」。他吸納各路人才首重能力,要的是管治有效;其次想的是市民印象,希望大家有面目一新的感覺;最後才是平衡黨派力量。

換句話說,在曾蔭權的新政框架裏,他要的不是某黨某派的扶助,而是直接爭取民意的支持。所以他不止一次地公開表示立法會的監管過多,因為他不願太過踩進立法會這個黨派主導的泥沼;他要繞過各大政黨的主要平台立法會,直接動搖政黨背後的基礎——選民。以前為民主派搭橋鋪路訪問內地,不是真的要向民主派示好,而是向支持民主派的市民示好;後來狠批民主派也不是真的要和民主派割席斷袍,而是要向市民表態民主派是如何地脫離主流民意。他最近在電台表示不再天真,其實也是在市民面前再踢民主派一腳。彭定康從來不把任何黨派當作長期穩定的盟友,他只是策略性地和他們彼此利用,曾蔭權亦然。

最後我們還要考慮對曾蔭權來說,他眼下最大的目標就是連任。在民主呼聲日高的情底下,他要怎麼做才能贏得民心,擺脫800人小圈子選舉的陰影呢?方法就是把一趟小圈子選舉搞得像真的一樣,讓港人產生直選的幻覺。但是他還要考慮到屆時的對手可能包括甚孚民望的陳方安生。萬一陳安方生輸了選委會的選舉,卻在全民公投或者民調中勝出,成了「影子特首」

,曾蔭權這「人民特首」的位子如何坐得安穩?

至此方能判斷近日一連串人事任命調動的真義,那就是要組成一個可以透過高效施政、傳媒心戰和準確部署去贏得選舉的班底,儘管那是場幻覺選舉。把長於策略的劉細良與熟悉傳媒的何安達看成是分化民主派也好,是爭取民主派也好,無非都是囿於舊思路,以為日子還是董治年代。以曾俊華為首的新班底要應付的,不是民主派,而是真正能威脅的陳方安生;要拉攏的不是民主派或「愛國愛港人士」,而是全香港市民。在曾蔭權師承自港英的這套治術看來,董建華之敗就敗在太把政黨等成形政治勢力當回事,結果助長了政黨的勢力,卻斷了和各階層市民的直接連繫。所以他要撥亂反正,不是倒向任何一派,而是根本地架空他們,拋出一些像「五天工作」等沒有任何政黨主動提倡卻予市民好感的議題,去拉市民們的「票」。如果曾蔭權真的在意任何政黨,那就是他自己那一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