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7日星期五

梁文道:抵制又如何

【蘋果日報】香港的媒體環境就是這麼脆弱。李慧玲調班,大家鬧了一陣;吳志森被炒,大家又鬧了一陣;周博賢專欄遇上河蟹,游清源告別《信報》,一直到今天的《明報》撤換總編,全都惹起過一片波瀾。然後呢?然後沒有什麼,該過的日子還是照過。就算有心人呼籲香港人要爭氣,爭回來的也只不過就是一口氣而已,改變不了現實,也阻止不了現實的改變。

因為在媒體主事者眼中,某些人的抗議譴責只是小打小鬧,即便受眾數字一時下滑,他們也穩坐釣魚台,風浪不驚。因為這些人根本不靠媒體賺錢,他們有的是錢。最壞的情況是把媒體當成昂貴的玩具,用來打通政商關節,捧捧圈子朋友。勉強把旗下媒體辦成一個不能大虧,小賺更好的「生意」,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

真把媒體當成正經買賣,或者少數真有懷抱者,則會關注廣告。因為廣告才是收入的唯一來源,受眾則是爭取廣告的工具。香港的問題在於市場寡頭已成,花得起錢下大量廣告的來去就那一百幾十家人。控制得住那幾十家大字號,也就等於間接控制了要靠廣告維持的媒體。

《蘋果日報》和我一向尊敬的《AM730》現在就碰上了這樣的問題。你不聽話,我便斷你水源。或曰,媒體老闆難道不怕受眾抵制?廣告客戶難道用不着在乎受眾的走向。當然,你可以說我的讀者數量天下第一,也可以說我的讀者消費力最高;但你得真的做到才好。除非受眾的質和量真能強到一定份量,否則你是不夠籌碼去和人家坐下來談的。

假如真有這麼一天,主流傳統媒體全都因為各式各樣的理由喪失了公信,走掉了受眾,而廣告客戶的錢也全都白白花掉了。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事呢?新媒體的崛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