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3日星期五

梁文道:還在冷戰(冷戰下)

【am730-觀念】沒錯,在主流的「冷戰終結」論裡面,中國是個獨特的例外。因為在驚心動魄的那一年裡面,中國並沒有發生改朝換代式的政體變革。如果有人認為作為政治體制的共產主義,已經在那一年徹底破產,那麼它該如何解釋中國共產黨的存在呢?比起朝鮮和古巴這容易被人在認知上邊緣化的「現存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甚至成了世上有數的經濟大國,因此它的例外也顯得格外不容忽視。

可要是換個角度從經濟制度的變化來說,中國的市場化,卻又比任何一個前社會主義國家都還來得早。難怪有些西方觀察家甚至把改革開放視作冷戰終結的開端,因為在他們眼中,它無異於社會主義中國對資本主義的「投降」。假如我們接受西方主流的說法,認為冷戰的結束就是西方民主政制,與資本主義對東方共產主義與計劃經濟的全面克服,那麼我們又該如何理解中國這種變與不變共存,政治體制延續,但經濟路向急轉彎的局面呢?我們是不是可以據此大膽推測,冷戰對中國而言是個介乎存在與不存在之間的詭異狀態呢?

要了解這種詭異的曖昧,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問一般中國老百姓如何確定冷戰終結的年份。如果有人說中蘇交惡就是冷戰終結的那一點,那麼他大概是把東西兩大團塊的對立視為冷戰的本質,所以才會格外看重社會主義陣營內部的裂變。如果有人以尼克森訪華標記,那他大概是把中美友好,當成兩大陣營突破閉鎖關係的第一道門鎖了。要是有人以改革開放為起點,那麼他一定是認為經濟制度背後的意識型態才是冷戰的根本要素。要是有人說冷戰其實還沒結束呢?

其實,在某些隱晦但又確實存在的跡象看來,我們的確可以說冷戰還未終結;至少我們仍未完全走出二元對立的冷戰思維,仍然把「自由、民主、人權」等所謂的「普世價值」歸在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世界」名下,仍然小心警惕「西方霸權」的持續入侵,仍然把眼前許多實在的制度改革選項,視為兩大意識型態的戰場。

冷戰的幽靈依然在上空廻繞,大家全都不自覺地在其籠罩之下,於是一方面我們會和美國爭辯貿易保護主義的問題(居然是我們這一邊在反對貿易壁壘!),另一面彼此卻把對方看作未來世界發展道路的對手(比如說,用「北京共識」去代「華盛頓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