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8日星期日

梁文道:還是老實好(在歷史裏學不到教訓二之二)

【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我第一次知道「南海公司」這個名字,是許多年前在藍姆散文裏頭看到的,當時只曉得那是家引致巨大泡沫,而且在爆破之後動蕩了整個英國經濟的公司,並不瞭解其中的來龍去脈。麥凱在《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裏頭專闢一章,把這樁大事的始末說得相當清楚。

原來這家公司最初是為了替政府償還陸軍和海軍的債務而成立的,它不只獲得保證能在那些國債裏取到百分之六的利息,還讓議會立法通過壟斷了南海貿易的專營權。自從成立,種種不切實際的樂觀期望就圍它打轉,許多夢幻般的傳聞更是不知從何處飛來。例如說南美的黃金白銀不只取之不盡,而且控制該地的西班牙還願意讓出四大港口,使南海公司能夠把財寶源源不絕地灌進英倫。中間種種發行新股的計劃和看似複雜的操盤手法就不多說了。我們只需要知道它的股價最後居然上漲了1000%就夠了。

那是十八世紀初葉,市場的分工不如今日精細專業,投資者也不比今天理性成熟,於是隨南海公司的神話還生出了無數受人追捧的空殼公司。根據麥凱的研究,「泡沫公司」(Bubbles)這個名詞就是那時候誕生的。「一些公司只存在一星期,或者兩星期,然後再也聽不到它們的消息;還有一些公司,甚至撐不到一星期」。當然,它們全是騙局。在那種人人殺紅了眼,錢都不知往那裏丟才好的氣氛裏,任何誇張、空洞得脫離常理的計劃都能受人追捧。比如說「一個專案是製造永遠滾動的輪子」,募集資金一百萬英鎊;另一個專案是:「促進英國的養馬事業,改善教會的土地,修葺和重建牧師的住房」。還有還有「一家公司由不知名的冒險者所發起,標榜為『一家承擔偉大的冒險事業,但是沒有人知道這是甚麼事業的公司』」!更絕的是這個計劃竟然也在上市前被認購了一千股,每股一百英鎊!

覺得當年的英國人都是蛋嗎?請回想一下我們親眼見過甚至參與過的IT狂潮吧。那時任何一家公司似乎只要加上了.com這個字樣,都能莫名其妙地招發新股;許多不見經傳的小友只要打出「內容為王」的免死金牌,就能在一夜間豎子成名,都當上了甚麼總監或者C甚麼O,可是,大家那時候可曾問過「利潤從哪裏來」嗎?沒有。很在烈陽之下排隊的老先生老太太就只憑一句話:「單係李家搞」。

這種情況或許和正在發生的金融海嘯不大相似,但是最起碼在一點上,它們的背景是一樣的。那就是許多小投資者都相信了魔術的力,認為一塊錢可以變出十塊,十塊還可以無窮無盡地滾下去。麥凱在紀法國的「密西西比計劃」時,很生動地描繪了發財夢的美麗:「有一個持有很多股票的人,因為生病,就命令他的僕人賣出250股,售價是每股8000里拉,那是當時的報價。僕人到了蘇伊森花園,發現那裏的價格已經是每股1萬里拉。每股2000里拉的差價,一共是250股,差價總額就等於50萬里拉,相當於2萬英鎊。他很鎮定地將這筆差價放入自己的口袋,剩餘的交給他的主人,當天晚上就出發去了另一個國家」。就是如此,「許多在社會底層的人,早上起床的時候還是窮人,晚上睡覺的時候已經是富人」。

不過十年之前,香港有些中學生發現讀書考試很不實際,他們炒球鞋炒「閃卡」,就能賺那麼多錢,誰還需要學位呢?到了前兩年,報上常見幾位天賦異稟的大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專攻手機上的報價表,結果都賺到了他們的第一桶金。去年,我又聽聞有中學與企業合作,為學生開辦以理財為名投資為實的課外活動;他們說這是建立良好人生觀的通識教育。

整整十年,我目睹一代人裏最優秀最精明的頭腦都湧進了投資銀行。他們出入中環,以這個地名當做身份的表徵,就像那些說自己「在華爾街待過」的人一樣,非常自豪。也對,瞧我的幾位朋友,衣光鮮得體,週末晚飯則在兩瓶身價過萬的葡萄酒之間猶豫躊躇,比起其他還在學院裏埋首實驗,或者奔波珠三角工廠的舊識,實在是值得驕傲的。

然後,在短短幾天之內,投資銀行成了歷史名詞。像林行止先生這般的大評論家都說這未必是壞事,因為未來的人才將會在其他對人類社會更有建設性的領域裏綻放光彩。可是我很懷疑歷史不會重演,因為同樣的事情早就發生過好幾次了。後來出掌「首席財政大臣」,第一個入主唐寧街十號的華普(Robert Walpole),在南海泡沫的最高潮曾經警告過他議會的同僚:「南海公司的計劃鼓勵危險股票交易,將國家的人才從貿易和工業中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