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4日星期二

梁文道:反對派往何處去

【am730-觀念】陳方安生贏了,但是贏得並不清脆;她的得票率和葉劉淑儀之間有一段距離,可那是在她「告急」之後的結果。更重要的,是反對派與保守派支持者的六四之比,與投票率越高對反對派越有利這兩項傳統智慧,都在最近兩次選舉中失效了。反對派真的要小心了。他們抬出了陳方安生,「香港的良心」,「民主派的共主」,本應氣勢如虹漂漂亮亮地擊倒對手,那個惹起了五十萬人怒火,引爆了03年七一大遊行的「掃把頭」葉劉淑儀。結果卻是要經過一番苦戰,歷盡艱辛地才在區議會選舉挫敗之後,贏得了這個得來不易的立法會議席。假如這次任期只有區區八個月的港島區立法會議席補選,真的是場「民主VS非民主」公投的話,現在的局面是否表明了選民已經日漸離棄民主,漸漸被曾蔭權的「強政勵治」收買了呢?

我以為真實的情況不是香港人更注重經濟忘記了民主,而是民主的招牌已不再專屬於反對派了。

回看過去兩年的政治討論,其中一個甚為有趣的變化,是許多傳統「老左」都不敢再公然批評民主政制,懷疑雙普選的必要,至少面上一政治人物很少再談甚麼保留立法會功能組別之類的鬼東西。相反地,像葉劉淑儀這般曾經說出民主會產生希特拉的前鋒悍將,如今也要支持2012雙普選了。在不知不覺的情況底下,用以劃分保守派和反對派的民主標誌漸漸被模糊化了。當反對派仍被稱做「泛民主派」的時候,民主的稱號真真正正地氾濫起來,一氾三千里。

對反對派來說,其實這也算得上是一項勝利。起碼在二十多年的運動和論戰之後,再也沒有任何人敢蔑視民主,貶抑普選;也不再有人拿得出任何像樣的反民主的論據,大言不慚地放言民主並不重要。可是,這種人人都是民主派的新現象也打擊了反對派的根本基礎。沒錯,你可以指出對手普選方案的細節有鬼,可以批判他們的民主是假民主。不過在許多不求甚解不扮高深的市民眼中,這個真民主對假民主的分別確實不如民主對反民主那麼大。執持此等路,從高舉民主大旗到捍衛真民主,反對派的戰場只會越玩越小,它的立論根基只能越縮越窄。

放眼全球,雖有不少反對派也會以爭取真民主為己任。可是在劃分建制派與反對派的時候,多半還會有其他可供採用的光譜,例如傳統的左右二分法,大致還能區別開英國工黨與保守黨,德國的社民黨與基民黨,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儘管很多學者認為在這全球政壇往中間靠攏的年代裏頭,傳統的政黨路已經不再鮮明。但這並不表示各對立黨派在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上都已達成一致,沒有了任何意識型態的分別。

回到香港反對派面對的困境,長遠而言,他們需要思考萬一香港實現了雙普選,該當採取何種新定位的問題;短期來講,他們則要在明年立法會選舉前找到民主之外的新招牌。香港政壇光譜的重劃,已經是件迫在眉睫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