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日星期六

梁文道:頭等艙的真相

【飲食男女-味覺現象】羅蘭.巴特曾經把火車的豪華餐卡比擬為偽裝的餐廳,明明是移動中的車廂,卻要扮成不動的餐廳。家人一旦走進那深色木板裝飾的車卡,看見一張張臨窗的桌子,桌上那盞眼熟的小枱燈和燙得平滑的白色亞麻桌布,與制服筆挺的服務生跟放置烈酒的小推車;他大概就會忘記這裏本來是一列火車,他大概以為自己其實進入了一家正常的,不移動的高級餐廳。這移動中的不動,將使他的旅程生出一種幻覺,覺得這不是一段沉悶的單向過程,而是恍如日常的豐富體驗。從自己的廂座走向餐卡,再從餐卡走回廂座,就像他平時在家裏和餐館之間來回一樣。

飛機的可悲就在於它根本不偽裝,它不會在你吃飯的時候突然變身,化成一間怡人的餐室。如果說火車餐卡是在行進的列車中營造出不動的空間,那麼機艙則是一種根本不動的交通工具。飛機當然是會動的,而且還動得很厲害,但是坐在裏面的乘客卻很難感覺到它的移動。火車的車窗能讓你看見外頭的景色飛快倒退,因此再穩定的火車也還會帶給你交通工具纔有的行進感。而飛機的監獄式小窗又能夠讓你看到甚麼呢?雲,一層又一層的雲,不斷的雲,除了雲還是雲。固定的景象產生固定的錯覺。

更可憐的是機艙根本沒有容納餐室的空間,你只需要坐在原位,就像呆在床上一整天的病人,吃飯的時間到了,自然有人會把食物推到你的面前。換句話說,坐在機艙裏,你既沒有走向餐廳的過程也不會擁有餐廳般的環境;而用餐前的行程與餐廳的環境又是多麼重要的事呀,它們乃是我們在外進餐的經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經濟艙、商務艙和頭等艙的分別,就像醫院把送給病人吃的食物分成三個等級一樣;你值得為了這頓坐在病床上的伙食的好壞多花兩倍甚至三倍的住房費嗎?

根據近年大受歡迎的經濟學入門書《卧底經濟學家》,機艙分等的原理其實是商人慣用的定價技巧。你認為頭等艙的膳食服務果然值得花一大筆錢,是因為經濟艙確實太糟。而經濟艙之所以這麼糟,是因為航空公司不想它太好,如此方能突顯商務艙與頭等艙的優秀。這種比較序列困住了你的理智,這像讓你在一個售價一萬元的名牌皮袋和售價一千元的普通皮袋之間做選擇,使你忘記計算貴價貨的真實成本。頭等艙的膳食就是一種名牌病房伙食。

再拉遠一點看,就算你再有錢,總也不可能天天吃好的唱好的吧,總也有用一個飯盒打發午飯的機會吧。為甚麼偏偏在坐飛機的這一天,你就變得突然不能忍受微波爐食品呢?為甚麼偏偏要在坐飛機的時候堅持把錢花在吃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