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書會令人產生幻覺︰一路看下去,你會以為這本書其實是自己寫的。因為它談的課題,恰巧是你最想談的;它走進那個課題的取徑,恰巧也是你自然而然會選上的那條路;甚至它的語氣,它的說話方式,也和你內在的聲音一致,恍如己出。接著,你難免自責︰為什麼是別人寫出了這本書,而不是自己?為什麼我就這麼惰怠,不好好坐下來完成自己應盡的天命?
可是回頭再想,便能發現既然這本書注定要被寫出來,就不該再去糾纏誰是寫它的那隻手這等小問題了。更何況,只要靜下心來,你還會注意到它的作者如此出色,根本他才是這本書最適合的作者,因為他知道你不知道的細節,他掌握你掌握不了的知識,他洞視到了你目力以外的遠方。所以,你自以為是這本書作者的感覺,只不過是個幻覺。我讀熊培雲兄的《重新發現社會》,就經歷了一次這種由幻覺中清醒的古怪旅程。
首先,這個書名就好,非常準確地捕捉到了近年中國的時代精神,以及過去三十年變化的要點。
我們知道,中國曾經是個「全能主義國家」,政府無所不能,人民則無所逃於天地間;幾乎你想得出來的所有事情,皆在政府的規劃之下。大如產業結構、資源分配,小如個人的娛樂方式、家庭生活,全都離不開國家的指揮佈置。我還記得農村裏的長輩告訴我,在文革高潮的那段期間,就連新春拜年也不行,大家道上相遇,只能暗自點動手指,權充作揖。
而改革開放,就是一個國家退卻的歷程。今天的年青人可以選擇聽搖滾,也可以崇拜周杰倫,因為國家不管了。畢業之後,政府不再為你分配工作;獨立成家,你也不能指望政府替你安排住處。生病入院,你發現公立醫院要先跟你算錢;甚至報案申訴,有時候也得花錢才能買到你以為不用錢買的服務。這個國家到底怎麼了?它退要退到甚麼地步?為甚麼你覺得它不該退避的地方,它偏偏不在;你覺得它不該出現的地方,它卻好端端站在那裏穩如泰山呢?我們還要仔細思考這種種「該」與「不該」;依據何等標準,何種原則,我們能夠判斷國家在與不在的範圍和義務?又要用甚麼模型和方法去解釋它的在與不在?更不要忘記,這三十年不是一個國家全面後退的直線歷程;這三十年它且進且退,反反覆覆,有些領域它失而復得,有些地方它卻一去不回。
我們可以大膽地說,幾乎三十年來的所有爭論都離不開這國家退與不退,何處該退何處不該退的大主題。有人認為國家退得不夠徹底,這種人通常我們叫做「自由派」;有人認為國家退得太過份,這種人通常我們叫做「新左派」。為了理解這種種混淆晦暗的現象,我們又曾經歷不同的重大典範。如果不嫌過簡的話,我會說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主題是「個人」,大家直接把改革開放看成個人抬頭、人性復歸的契機,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以至本世紀初,主題變成了「市場」,改革開放被視作國家和市場兩造之間的探戈與博奕。無論是談個人還是談市場,我們都能畫出一道軸線去安放不同的立場,不同的態度,把它們粗略分為左右兩大陣營。
那麼今天我們該談甚麼呢?著名評論家熊培云在其近著《重新發現社會》提出的答案正好是我念茲在茲的課題:社會。在個人與國家之間,原來還有社會的存在;在政府和市場之外,不能忘記還有社會這一大塊。既然熊培云已經用了一本書的篇幅去談社會,而且說得極為精采,我就不用贅言了。但我還是想提醒大家「社會」這個東西的曖昧。按照培云兄的思路,社會雖然不盡等同「公民社會」,但二者卻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如果是這樣的話,高標社會就有靠右的嫌疑了。因為當前的中國十分特異,曾有媒體指斥「公民社會」是「西方普世價值那一套的產物」,不合國情;也有左派中人認為「公民社會」只是黑格爾「市民社會」的換裝,乃代替市場的好聽一點的說法。然而,我們也知道社會曾經是西方右翼重點招呼的對像,海耶克固然批評「社會」以及「社會的」等詞彙的濫用,前英首相戴卓爾夫人更公開說道「社會是不存在的」。近年反全球化運動的其中一句口號「要市場經濟,不要市場化的社會」,似乎又在在證明了「社會」左的嫌疑。究竟社會是右派掩人耳目的新武器,還是左派暗渡陳倉的小通道呢?
對於這個問題,熊培云的確給出了一套典範轉移的新思路。儘管在我看來,他對許多問題的細節處理要比我右傾,但這套思路卻是我非常認同的。那就是用「上/下」去取代「左/右」;提出社會,就是為了移置左右之間許多不必要的爭論,重新認清中國的難題仍然是國家高高在上,社會被壓在底下不得自主不得喘息。社會若是不能自主自存,左右之分也就無甚意義了。
聽起來很抽象,實際上它具體的不得了。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人只要一說「言論自由」這四個字,就被認定是自由派,彷彿言論自由是自由主義的專用名詞。可是,難道新左派就用不着言論自由?就用不着無所顧忌地表達心中所想嗎?當然不是。可見言論自由實在是任何立場都應共同預設共同捍衛的基本底線。而熊培云所說的「社會」,大略言之,就是一系列基本底線所劃出的界域。沒有這個界域,沒有這一系列基本底線和共同價值,就甚麼都說不上。
我在陳丹青的《荒廢集》裡讀到一個故事。話說胡適晚年在台灣被人問起「大陸現在正鬧著革命,你說要是魯迅活到今天,他會怎麼樣」?胡適的答案是︰「你放心,魯迅是我們的人,他是不會屈服的。」胡適、魯迅的差異何其之大,向來被後人看成是不共戴天的論敵,他怎麼會說「魯迅是我們的人」呢?他所說的「我們」又是什麼意思?我想,這就是知識分子的共同感了。大家盡可以有南轅北轍的不同主張,但不能不保持對異己的基本信任、基本尊重;這種信任與尊重不來自外在的表面的禮貌與虛偽,它來自大家對共同底線的信守。從這個角度看,《重新發現社會》不啻是熊培雲兄對中國知識分子群體的期盼︰讓我們重新發現我們是誰,讓我們回到共同的底線。
2009年7月19日星期日
梁文道:允執厥中(《重新發現社會》序)
Tags:
書序,
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